企业对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分析

2023-02-07 14:4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对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分析》,欢迎阅读!
措施,存在,主要,分析,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对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分析

作者:李猛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04

要:对标管理是发现企业自身不足和差距,向行业内先进企业学习,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企业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管理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企业对标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并从多角度出发,探讨对标管理在企业的具体应用,进而提出当前企业对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对标管理;对标分析;提质增效;措施分析 1 企业对标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原则 1.1 企业对标管理的基本内涵

对标管理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一流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当前,对标管理已经是企业改善业绩的重要管理方法和工具,为企业提供了可行、可信的奋斗目标,通过与标杆比较,寻求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管理和改进。

开展对标管理是对标管理在管理领域的有效应用,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一种途径、方法和措施。通过开展对标管理,促进企业管理的深化与细化,找准差距,挖掘提升空间,明确努力方向,最终转变企业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与经济效益。 1.2 企业对标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全面系统原则。在对标范围上,与行业内相似企业、先进企业对标,与同区域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对标,对标管理工作要覆盖企业各方面业务,实现不同层面的对标。其次,先进导向原则。对标指标必须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本区域主要竞争對手为对标目标。第三,科学实用原则。指标设置要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和需要,以提高企业资本回报率、促进提质增效和长期有效发展为最终目标,按照现状查摆、对标比较、整改落实、完善提高的流程,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2 企业对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1 对标管理需要相关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对标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找到本企业的短板和差距,但是一些对标分析的结果不够深入,往往只停留在业务表面,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方面,也经常会遇到业务、生产部门不执行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业财融合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财务工作进一步向生产经营关键环节延伸,与生产装置、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努力从生产的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财务对标分析结果的实用性。生产部门、计划部门、技术部门和营销部门应该参与到对标管理过程中,发挥在优化排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原料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对标分析,从各自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措施、推进落实。各部门积极协作,做好对标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2.2 对标管理需要建立对标数据获取平台

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型炼化企业对经营数据和生产数据的保密非常严格,给跨集团的对标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希望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可以牵头,建立对标数据的数据库,定期更新,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共同推进中国炼化企业的长足发展。 2.3 对标管理的策略 2.3.1 对标专业性

以某单位为例,该企业在对标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模块,所侧重的重点均不相同。在对标生产运行指标时,通过综合商品率、加工损失率、储运损失率、综合能耗、单因能耗等指标的对比,从生产运行角度出发重点分析自身在技术能力、工艺操作、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对标财务指标时,通过创效能力、价格、加工成本等指标的对比,从财务角度出发分析自身在创效、减费等方面与标杆存在的差距;在对标设备指标时,通过对关键大型机组运行参数等指标的对比,查找自身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对标产品销售模块时,通过产品售价指标的对比,从销售角度出发分析自身在把握市场、产品推价到位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对标物资供应时,通过比较独家采购率、招标采购率、厂家直供率以及库存周转次数等指标,来评价自身物资供应的健康状况。 2.3.2 对标机制和方法

对标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长期的对标管理过程中,不断优化对标流程,实施科学有效的对标方法。采取对标管理以来,坚持在每月公司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对关键指标的对标情况进行报告,同时编制月度对标专题报告,在全公司范围内通报对标情况。形成长效机制,并作为相关部门的考核依据。 2.3.3 对标结果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标管理起始于数据的对比,但对标管理不仅限于简单的数据比较,而是透过指标差距这个表象,挖掘隐藏在差距背后的里症,分析根本的原因。对标分析是对标管理的核心所在,在对标分析过程中要综合利用系统性和针对性分析两种手段。 3 结语

对标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选择,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断改进、持续提升的方向。通过建立对标体系,开展对标分析,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在生产管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开源节流、降本减费。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版社,2018.

[2]叶志瑾.浅析对标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7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5b15e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