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叙事诗赏析

2022-11-08 07:1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叙事诗赏析》,欢迎阅读!
叙事诗,赏析,古代

古代叙事诗赏析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20年第06

古代叙事诗作为诗歌的一个类别,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如何对叙事诗进行解读?探究古代叙事诗的教学方式,感受叙事诗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借事抒情

古诗词中的叙事诗一般都有简练的叙事和完整而集中的情节,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最早的如《诗经》里的《氓》《无衣》《硕鼠》,还有南北朝时的《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都是叙事诗的经典之作。到了唐代,李白、杜甫都写过很多叙事诗。白居易和元稹等人更是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开始大量创作叙事诗。与古代的民间叙事诗不同,那些由具体诗人创作的叙事诗歌被称作文人叙事诗。如李白的《静夜思》《赠汪伦》《听蜀僧浚弹琴》,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白居易的《卖炭翁》《观刈麦》《琵琶行》等都属于文人叙事诗。

诗歌是心声的外化,并不是无事生非,无中生有。《礼记·乐礼》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诗情的触发,都是由引起的。这个,可能来自自然,可能来自社会,也可能来自于人生。古代的社会生活已离我们远去,古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同于现在。阅读的时候,首先注重的应该是事情發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但还要把诗中的叙事放置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才能更好地感受诗人的内心,从而领悟更加广阔的世事人生。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 二、借事说理

中国古代文人叙事诗既抒情又说理,阅读时需要将二者区别对待,不能把它与写景诗混为一谈。有些叙事诗里面列举了很多物象,读者就把它们作为意象来看待,企图就此推知诗人的感情,不但没有结果,还会对古诗阅读产生错误解读。

古代诗人在向人们讲述道理的时候,一般都采用生动形象的手法,既耐人寻味又不显得直白,这样对读者的阅历和悟性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读者首先要具备辨别抒情和说理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诗中一些简单叙述往往是给说理作铺垫,要在这些简单叙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哲理反复品味。诗中一些形象化的说法都是来自于生活现象,读者要注意联系生活。对一些古今差别较大的生活行为,诗歌一般都会给予注释。 如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作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从意象入手去理解此诗,会发现里面并没有使用任何意象。标题冬夜读书表明这


首诗是在叙事,而示子聿表明这首诗是在给儿子聿讲一个道理。进行了大致区分后,再去概括其中道理: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62363a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