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和对策

2022-06-15 20:1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和对策》,欢迎阅读!
技术学校,生源,困境,中等,对策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和对策

要: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数量不断增长,可却面临着生源质量困境。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了解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困境的现状,分析了出现生源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生源困境;原因及对策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困境的现状 1.生源质量低

生源困境的主要表现为生源质量降低。与普通中职学生相比,在中学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品德素养方面也表现出种种问题。参加中考的职中学生的中考成绩分数较低一般居于200370分之间,选择中职的学生在品行表现上也出现诸多问题。 2.生源流动大

学生是学校教育得以延续的关键,中职学校的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生源。职中生源流动大体现在:学生在办理入学后会中途放弃继续在中职学校求学以修满年限而直接融入社会。通过对遵义市20032010届职中招生数和毕业生人数调研得出: 遵义市20032010届职中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统计表 3.生源构成单一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构成困境在学生户口类型的体现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3级部分专业学生户口类型比例表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构成中农业户口人数所占比例均大于城市户口人数比例。

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构成在学生家庭背景上的体现 这里的家庭背景是指学生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学期都会面向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进行招生。每学期都有大量的新生涌进学校,但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却大致相同。调研结果显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农民家庭,少有学生来自父母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薪家庭。

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的主要由应届初中生构成 4.生源入读意愿不高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

导致中职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职学校办学不结合当地产业资源

1)中职学校在办学上不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

如,遵义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矿、铝土矿)、农业种植(辣椒、水稻、蔬菜)等,然而中职在办学时没有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 2)办学时不结合当地的产业特色进

中职学校办学上偏向第三产业,而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欠缺专业设置。 3)中职办学没有结合地区的特色文化专业

作为中职办学的教育者们,应该明白,在每一个地区内可能有一些相同的职业集团,它们要求具有类似的工作资格。

这就启发中职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彻底考察和研究,且对当地区的经济发展做深入分析并且进行分类。职中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根据分析和分类进行开设,从而办出适合于地区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学习不能够学以致用,很多学生学习的时候看不到学业的希望,而选择中途弃学。职中应坚持按地区特色办学,培养大批在当地区能够留得住、用得着、下得去的人才,一定会给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长久


春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职中所面临的生源流动大的困境。 2.职业技术教育的缺失

当前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形成积极健康的认识,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职业教育当前学生对职业的认识还很局限,学生认为做工人、服务员等简单劳作的工作是不体面、尊严的。人们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待职业,所以只要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差的学生都不会选择中职。很多家庭也不会支持子女就读职中,所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面临生源质量低、构成

一、入读意愿不高的现状。 3.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儒家思想之学而优则仕可以说是指导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年读书之追求。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把读书作为出路,往往不考虑受教育者的遗传、环境及主观能动性的特点,人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缺失职业技术或者技能技巧的教育 4.家长的人才观念陈旧

调研显示,家长对孩子的人才观是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从政等)。这种陈旧的人才观导致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竭力赋予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职业方向,而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有好的工作。家长不愿意孩子当环卫工、当农民、当工人……或许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考不上高中,但他们在植物栽培上,在技术创造上,在营销建筑上,在家畜饲养上具有与众不同的才能,只要在这方面加以发展,他们就会成为优秀的人才,但却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然而,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家长一心让孩子读高中,而忽视孩子自身职业发展的特点而不惜高昂的择校费,很多农村家庭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就到中职学校学习了。 三、解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困境的对策

通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策略。 1.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办出中职学校的特色

中职学校办学时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在办学时,应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如若当地区有丰富辣椒种植、矿产开发(煤矿、铁矿、铝矿)、酒窖等产业环境,均可以作为职中的办学方向的指引。因为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产业特色,这就需要人们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所以中职学校要获得长久发展,必须融入当地的特色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办学,才能吸引和留住学生。 2.大力宣传职业教育,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1)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力度 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应做到:在义务教育阶段注重对学生职业教育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对职业不陌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只有这样中职学校才能被学生及社会认可。为让更多初中生和社会群众认识了解职业教育并提高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夸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中职学校应多举办走进社区服务群众的活动。 2)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劳动给生命之灯添油,而思想把灯点燃……”思想对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转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点燃学生的生命发展之灯。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是适合从事脑力劳动,如今的教育应不仅为学生提供脑力劳动之灯,也应提供体力劳动(会做工)的灯。我们应该让学生获得多样的能够显示他们自己力量和才能的意愿,正确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他们的生命之灯绽放光彩。

3.正确认识孩子的特点,确立正确的人才观

家长的人才观念应与时俱进,孩子的才能和天赋应得到正确的发展。家长应该明白,也许你的孩子会成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也许你的孩子是技师、工程师、教师;又或许他会是钳工、车工、农业机械师,但是都需要孩子的智慧和创造性。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和关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的天赋和才能得到开发,这样孩子才能够在自己的职业上发挥智慧和创造


性,从而体验到为人民、为社会的幸福而劳动的快乐!所以家长在孩子初中毕业时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选择升学,与高中相比中职学校或许更适合孩子的发展。 生源质量对中职业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确保有优质的生源是职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政策和经济的鼓励以及企业的帮助是不可能的,更多需要职业教育思想对人们意识观念的熏陶以及中职学校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当前社会生产发展需求办出富有特色和适应社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2】黄克考.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03. 3】吕月康.职业教育新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唐智彬,石伟平.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化水平:职业教育的功能、限度与对策.理论经纬,2011 134-9.

5】胡丽霞.财贸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09 6.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张绍文.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与教学模式改革.职业技术教育2013 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6e85f9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c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