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2022-07-21 12:3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研究性,探究,学科,语文,方案

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展开以小组分组形式进行的主题型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事探究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初步了解和体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全的现代人格。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也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首先,主体教育认为:教育要培养主体性的人。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通过双向互动,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主体性。

其次,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再者,施布尔的探究学习理论,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通过激疑、质疑活动的引起,解疑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在复试人类知识的发现过程中,获得创造力的提升。 三、实施的过程 1、方案设计:

1)、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决策理论指导下构建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的程序框架,设计教学方法,落实初中语文自主创新学习研究活动的工程。

2)、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主要是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活动准备:

活动前:教师先让学生做好活动的充分准备

注意培养干部,在活动中帮助教师组织活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记录下活动的相关资料。

1)、建立完备的课题研究机制。机制的完善是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 2)、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自主创新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创新学习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们需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要着力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

3)、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课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人的


主阵地。课题研究也只有落实在课堂,才符合教育和科研的规律,也才能真正贴近教育,贴近学生本身。

4)、及时总结,矫正完善方案。总结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十分重要的一环。总结得当,将会拨正航向,扫除障碍,为下一轮研究铺平道路,总结的形式主要有写教后感、教学随笔、撰写论文等。 3、步骤及时间安排: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研究性学习习惯; 第二阶段:取得语文学科研究的初步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验证实验成果,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4、所需条件:

行动研究侧重于实践,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进行计划、实施、观察、反思,以随时根据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教育经验总结法。对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回溯性研究,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5、预期效果及表达形式:

每位同学都能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发现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其它问题。

1、师生、家长的水平有限,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的过程,大幅度提高师生、家长的理论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2、构成语文教学的各种教学变量、教学程序的排列组合及具体操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允许师生灵活掌握,给师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留下广阔的天地。 3、为师生进行课题研究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和有利条件。

4、教师要将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特长融会贯通,充分驾驭和灵活运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885c8d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