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茶

2022-08-26 09:0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母亲与茶》,欢迎阅读!
母亲

母亲与茶

少时家贫,父亲外出干活之后,就只剩下我和母亲在家,家中田地少,母亲在完成所有的耕作之后,又在自家屋后不远的小深谷里开了一片小小的荒地,养出了一片绿油油的茶叶。

于是,每年的春夏秋冬,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抛弃”过母亲的身影,母亲手工做的茶是那么的清香,以至于多年以后,在喝过了那么多的中国乃至世界名茶之后,我依然忘不了家乡的茶,忘不了母亲的茶,而接下来要说到的便是母亲教于我的茶道,却是影响了我今后的整个人生。

母亲应该有“很高”的文化,70年代中期的母亲读过初中,就差一点就上了当时大伙儿都认为是“人才济济”的高中,而母亲会嫁给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父亲,这就是聊之不及的后话了。

儿时的我很懂事也很听话,从不给大人们惹麻烦,母亲在茶地里劳作的时候,我只是静静的坐在一旁的小椅子上看着母亲的一举一动。就这样,看着母亲的茶一看就看了6年,亲在我脑海里的地位是那么的高大;甚至我现在还会对母亲戴着草帽,挎着竹篮,在茶田中采茶,还有那偶尔抬起右手用衣袖轻轻的擦下自己流着汗的额头的场景记忆犹新,以至于20年后我南下江南的江苏,望见那片茶田里一个采茶女的背影竟渐渐的望着痴了,好似又见到了儿时的母亲,后来一度成为友人们开我玩笑的“话柄”

在母亲的熏陶下,6岁开始,我就会摘茶叶了。儿时的我们没有什么值得娱乐的东西,孩子们都喜欢三五成群的去小河里抓鱼,或去树林子中捉鸟儿、掏鸟窝,又或者是无聊的去和那边山上的放牛娃儿们打弹珠„„而我却独爱与母亲一起采茶叶,晚上再一起将白天摘的茶叶揉碎、烘烤在微火中,第二天又将焙好的茶叶放在烈日下暴晒一天甚至更久。如此,做茶的整个工序我都是从小见到大的,所以,我虽不懂品茶,但要说做茶,我还是会滴。

母亲说:“茶的生存力很强,繁殖则只需要一片茶叶即可,一片茶叶生出一株茶树,继而可以繁殖出一片茶园。茶可以生长在其他植物都不愿意生存的盐碱之地,危险之处,更确切的说是茶喜欢生长在大家都不敢也不想的恶劣环境之中,深谷,绝壁,孤岛,寒峰„„他不爱显摆,他不想高调,他不会像那高昂挺拔的雪松,更不学那日日红颜的牡丹,他一辈子默默地的生长着,为欣赏他的友人提供杯杯甘苦。

母亲说:“茶叶的质量不在乎于他的形状,颜色如何,而是得看采茶人怎么去摘,也许很多采茶商人会摘下那些初生不久的新苞,继而制成瞧似好看而并没有一点茶道价值的茶叶,还美其言曰:此乃生于幽谷,吸取了日月及天地精华,且以手工制成的上等茶品。茶叶也必须要想茶树一样坚强,经历了天寒地冻,风吹雨打,霜淋日爆之后,再取其刚刚开苞而又羞涩未放的叶苞,此时的茶叶正乃是人间之极品。

接下来,便是手工制茶工序的第一步了——揉茶。母亲说:茶叶采好后一定不能过夜,最好是能在夜晚刚开始时制茶,因为此时正好是茶的精气儿保存的最佳时期。架一口锅放在烈火上,将白天采好的茶叶置于其中,父亲这时就会过来帮忙,母亲断然是没有这么大力气的,父亲只仅仅用双手压在滚烫的茶叶上,使茶叶不断的与烧的暗红暗红的锅底面摩擦着,而且,一开始便不能停了,等到茶叶完全萎焉之时,父亲已满头大汗,精疲力竭了;这便是一个完整的揉茶工艺。

将萎焉的茶叶均匀铺撒在加有微火的锅上焙烤着,一夜之后,茶叶基本上就保好精气儿了;接下来便是将茶叶置于烈日下暴晒一天,连续焙晒12小时之后上等茶叶基本做好了;但不是最好的,后将其封存于用木头或者黄土制成的小罐子里放于地下室中或者深埋于地下,一个冬天之后再将其挖出,此时的茶那才算得上好茶;可他仍然不能算上上品,品茶赏茶不仅仅与茶叶质量有关,同时与泡茶水之水质、水温、水量,与品茶人之性格、心境、理念,与赏茶境之平实、恬适、静幂都有着巨大的关系,只有“三之”合一,人间才会饮、品、


赏到适合自己最好的茶。

母亲说:小孩子应该学着喝点茶。我却推脱说那玩意儿很苦,做茶还好,喝茶就不不必了。母亲笑了笑说:“也许孩子你可以看看泡茶的经过。”于是,母亲拿来一套茶具,轻轻的坐在桌前,我也很安静的看着母亲的一举一动,母亲首先将小茶炉置好,架上柴火,那么认真,好像这平滑无实的木柴是她的头发一样,细细的慢慢的摆弄着,点燃之后,果然,小小的火苗好似听母亲话一般,不大不小,正好将母亲的小水壶稳稳加着热。母亲笑着看看我很惊奇的表情,伸出手摸摸我的头说:“其实呀,世上任何东西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认真对它,它也会好好回报你的,明白吗?”我幼稚的点点头,母亲鼓励的对我笑了笑。不一会儿,母亲装在水壶里的水正好沸腾;母亲忙将适量的茶叶置于透明的小茶壶中,放稳小茶壶,正闹着沸腾的水慢慢地轻轻地注入壶内,看着上下翻滚的茶叶一片一片散开,只觉得很美很美。母亲的额头孱出了一层薄薄的细汗,伴随升起着的股股清香的茶气儿,母亲仿佛在雾中一般,显得更美了。

母亲轻轻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看着盯着茶壶的我说:“儿子呀,其实,人的一生就像茶一样,不管你出生在哪个家族中,你都得担负起繁衍种族,开拓家族的使命,就像我们最先开始植下的那片茶叶,之后长出整株茶树,继而繁衍出一大片茶园;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得住任何的风吹雨打,所以你不能一直都生活在我们的怀抱中,你要像茶树一般,敢于去那些别人都不敢去的地方,以别人都不敢生活的方式生存下去并活得很好,你的一生还应该好好培育下一代的才俊,使家族的力量更加昌盛;你的一生不可能平平淡淡,必须是经过了艰难的“焙烧烘烤”,在炎炎烈日下“暴晒”整个青春,练就坚毅的意志,不朽的心智;你的一生要像沸水中的茶叶一样,必定会上下起伏,反复翻滚,不能以一次成与败来断言自己的成就和未来,年轻的资本不容浪费,年轻的生命应该沸腾,以此沸腾的生活才能成就巅峰之人生„„”

母亲紧紧盯着我的眼睛,好像我做了什么坏事一般,然,看到我“畏惧”的眼神之后,母亲又笑了笑,取下小小的茶杯放在我面前,轻轻的将小茶壶端起,小小的水柱从壶嘴里慢慢泻下,带着淡黄色的茶水悄悄聚集于杯中,一层层茶雾直冲我的鼻稍,他似乎更香了;母亲端起茶杯递到我面前,笑容依旧:“来,儿子,尝尝看„„”;我畏首畏尾的接过茶杯置于鼻端静静地闻了一下,好香,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舒适感,然,轻轻的泯上一口,还是好苦,不对,紧接着有一种淡淡的茶香在嘴里流转,继而又是一股甘甜„„再来一口,再来一口„„于是,慢慢的首次喝完了一整杯茶,也正是因为这次饮茶,才有了后来我一生饮茶爱茶的习惯,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细细地品完一杯茶,心境变得格外开朗,脸上的表情也变得生动起来,我表情的转变还是没能逃过母亲的眼睛,母亲说:“懂得品茶的人必定会懂得整个人生,人生前大段时间都是在“苦”中求生,出生时你带着“痛苦”的哭叫声而来,少时你要经历“艰苦”的学识,成年的你也得“辛苦”的为家族而奋斗,中年你更会尝尽人间“疾苦”„„而当你老年再回忆起一生的成就时,你会发现原来它们是那么的值得,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人生,那些曾经吃的苦原来都已变成了甜甜的回忆,此时你就会想,原来你的一生是如此的美丽;就如饮茶一样,入口苦,继而柔,再来甜。

母亲将小茶壶中的茶水全部倒掉,再冲了一次,依然倒了小小的一杯端到我面前,我依然仔细品了一遍。母亲问:“如何?”,答:“淡,很淡。”母亲笑着点了点头说:“茶到后来终会淡,人到老年则会静;人在“苦”中寻完了整个人生的光辉,年老时就会归于平静,就如同这茶一般,一切的一切都会平淡了下来,此时,你会根据你的整个人生细细思考,你的得与失,你的成与败,你的辉煌与失落,„„接下来,就应该给你的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了,呵呵,那可千万不是什么金山银海呀„„”

就这样,母亲教会了我应如何“饮茶”


如何处世静心和气,洞察万物、思如风云、心以常乐,恻隐于人,羞恶别人,恭敬以人,是非得人,诚诚待人;:廉、美、合、敬。”,从之《》,其:茶,而铸风炉属“金”,风炉置地属“土”,炉中燃木属“木”,柴木烧火属“火”,风炉煎汤属“水”。可见,茶道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进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理念。

在往后的20年中,不管我去到哪里,也不管我会是何人,母亲的话依然响亮在耳旁。 细细思考一下,在我走过这人生的27个春秋里,原来母亲的“茶”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我想,我真的是爱上“茶”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9486145f0e7cd1842536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