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浅析

2023-04-05 18:4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浅析》,欢迎阅读!
国库,浅析,财务管理,事业单位,基层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浅析

作者:张明双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年第3



张明双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成为当前我国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支付的主要形式,该制度的推行,加大财政部门的监管力度,也造成部分基层单位的认识误区。本文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浅析,强调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存在管理理念偏差、信息化建设滞后、管理人才缺乏和管理体系不全等问题,提出转变观念、提升财务管理认识高度,加快信息化步伐、提升科学决策反应速度,强化人才支撑、提升自主管理参与程度,加强体系建设、提升规章制度执行力度等措施,以期改进不足,不断提升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资产和资金使用效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虽然做到将财政资金的管理端口前移,但要提升单位资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还需得益于日常的财务管理。其一,财务管理能有效了解和掌握资金流向和固定资产使用情况,防止国有资产、资金的闲置、流失或私有化。其二,通过管理,可以防止国有资产的重复购置,减少资源浪费;可以对重大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调度,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特别是通过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考核和评估,可以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经济信息,为改进资金使用提供依据。

(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基层事业单位多承担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财务管理,一方面,可以节约事业单位开支,杜绝不必要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公共服务,促进服务效能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可以提高财务工作质量,便于发现和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资产和资金安全,更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市场服务的差异化要求。

(三)促进单位规范管理。事业单位通过财务管理,可弥补制度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加快单位法治化进程;可通过管理为抓手,梳理岗位职责和权限,动态性进行风险评估,查找薄弱环节和风险点,有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权力滥用,提升单位社会形象,构建预防腐败防线。

二、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管理理念存在偏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改变传统层层拨付的资金运作方式,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该种方式提高了资金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将管理和审批关口前移,有效防范违规支出行为的发生。这种管理模式上的优势,给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理念带来较大冲击,造成认识误区。其一,部分单位负责人认为事业单位是公益性的组织,资金来源大多属于国家财政拨款,实行“收支两条线”运行,无法通过管理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明确由财务部门加强管理,就算履责到位。其二,财务人员认为资金收付,都有上级财政部门在支付体系中审核把关,单位负责人也进行了签批,财务加强管理与否,现实意义不大。其三,普通员工认为管理是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事,与己无关。这就造成基层单位整体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二)创新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当前,计算机技术已在各行各业普及,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强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但基层单位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管理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一是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基层单位经费有限,受地方财力和经济水平发展制约较多,缺少资金支持和专业人才,极大地制约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二是信息化建设效果不明。因国家财税政策在不断完善之中,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要求要随之调整和变化,导致信息化建设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没有明显建设效果。三是建设激情不够。部分单位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但制度建设未跟上,没有配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监督与管理措施;部分单位自主开发的软件跟不上财政部门要求和财务制度改革的步伐,造成资源浪费;更有甚者,上级主管部门的软件系统没有和财政部门的支付系统实行无缝对接,信息化软件系统多套并存,反而给日常工作带来不便。这些因素都导致基层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

(三)后劲不足,财务管理人才缺乏。成功的管理离不开人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否顺利开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密不可分。基层单位往往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一是受人员编制数制约,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知识储备不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不能很好掌握新出台的财税法规,综合素质不高。二是单位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督促财务人员学习充电,更谈不上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业务培训和现场指导,导致财务人员知识更新换代不快,难以科学有效开展工作。三是受地方经济水平制约,基层单位工资水平普遍较低,专业人才难以引进和留住,导致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缺乏后生动力。

(四)制度不足,管理体系不健全。从基层现状来看,多数单位均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但还存在制度针对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制度制定不科学多引用上级要求或共性制度,没有立足单位实际,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导致管理无效,制度缺乏执行力。二是管理措施不当。岗位设置不合理,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现象较多,没有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没有加设控制点,为徇私舞弊留下空间。三是预算编制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单位缺少预算编制管理制度,编制预算仍是财务单方面的工作,预算多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在往年基数上简单调增调减,没有各部门通力合作,与单位实际结合不够,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无法保证预算刚性,影响财务管理效果。四是资金和资产精细化管理不够。没有对单位资金进行统一规划,存在资产重复购置、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有的甚至对收支情况缺乏规划,导致没有充足资金积累或存在资金缺口,影响事业单位正常发展。

三、加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不断转变观念,提升财务管理认识高度。要加强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要督促各单位转变意识,不断提升认识高度。一方面,上级财政部门要加大督办力度,督促基层单位负责人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最新政策,科学合理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真正压实财务管理“第一责任人”责任。另一方面,各单位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贯财经法规、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不断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员工对管理的参与度。第三方面,要加强全员培训,将财务管理知识纳入员工能力素质提升范畴,增强全员管理意识、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推进事业单位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信息化步伐,提升科学决策反应速度。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迎来更多机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科学决策水平迫在眉睫。首先,各单位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完善财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对信息化建设从人力、资金、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倾斜,及时更新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消除安全漏洞,提升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其次,要实施信息化管理制度创新,通过制度规定、管理控制授权等方式,对业务转报、审批、检查等信息权限进行明确和完善,规范财务核销手续,有效界定各部门责任,防止权力滥用。再次,要做好当前信息系统的整合,聘请专业人士将日常业务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和管理系统


等进行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和资源共享,克服信息孤岛现象。最后,要超前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基层单位实际情况和财税政策要求,做好统筹规划,积极探索构建财务信息库,实现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共享等功能,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强化人才支撑,提升自主管理参与程度。人才队伍是推动单位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建设一支懂管理、精业务、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对基层事业单位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内强素质。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督促财务人员持续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夯实业务技能,提升管理水平;同时,采取绩效考核等方式,建立奖惩机制,激发财务人员主动学习、自主管理的热情,提高工作成效。另一方面,要外注活力。通过轮岗、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将专业人员充实到财务管理队伍,打破年龄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的僵局,不断提升财务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为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强化人才支撑。

(四)加强体系建设,提升规章制度执行力度。要提升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就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体系,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其一,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对岗位职责,办事流程等进行梳理,通过研究论证,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其二,要科学设置岗位,细化管理措施。采用分级授权审批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等手段,对一人多岗的加设控制点或控制环节,堵住管理漏洞,防范发生违规违纪行为。同时,通过问责问效等构筑预警防线,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其三,完善预算编制制度,增强预算刚性。结合单位实际和发展规划等,规范预算编制程序,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和项目预算等多种方法,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用预算指导工作、加强收支管理。其四,加大对资金和资产的管理力度,提升使用效率。增强节约意识,合理编制采购计划,杜绝物品和资产的重复采购或无效采购。在报批上级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将闲置资产进行公开招租、将结余资金对外投资,积极防止资产闲置,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适度减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促进单位管理创新。

四、结语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不断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金和资产的监管。通过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站好岗哨。

参考文献:

[1]滕海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论,2019(17):130-132

[2]田培聪.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强化与改善举措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30

[3]于妍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30):137-138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市港航管理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a0a8d2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