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树欲静而风不止(凌)

2022-05-06 10:3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感想 树欲静而风不止(凌)》,欢迎阅读!
树欲静而风不止,感想

(鞠躬。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一个成语叫树欲静而风不止。而这个成语后还有半句,叫子欲养而亲不待。他们连起来的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

它出自儒家经典,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gāo)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莫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为君主效力,(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疏远了亲人,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于是站立不动,枯槁而死。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辞行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有十三人。(孔子仅有72个徒弟)

这是丘吾子(丘吾子(约前591521)即丘吾,又称吾丘子。春秋齐国人。齐国大臣。孝子。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在人名前冠有氏的第一人。少时好学,周遍游天下。事齐君。后以丘吾为孝子的代称。)说给孔子的话,旨在宣扬儒家的孝道。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人为了名与利整天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父母的照顾;子女间互相推脱对父母的赡养责任;更有胜者,非但未赡养老人,竟做了“啃老族”。其实善待父母并不是只有在长大成人后才去做的,从现在我们就应该多为父母想一想,做一做,而不仅仅是一味的索取与依赖。

在古代常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以此来比喻痛失双亲的无奈,映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现在表示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或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 这个成语中有一个字常常出现却又被忽略——止(详见ppt 它有八个义项

<>脚。《汉书?刑法志》当斩左止者,笞五百。这个意义后来写作 <>停止。《察今》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又】<动使动>使……停止。《鸿门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住下。《游黄山记》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留住。《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阻止。《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中止。〈论语〉十则》臂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只是;仅仅。《黔之驴》技止此耳。

<>用于句未,表示感叹。《诗经?南山》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我的造句是当下社会中那些想通过权势来掩盖自己污点的人,只不过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罢了。 谢谢大家 (鞠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df8bb0aaea998fcc220e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