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粽子,还有什么?

2022-06-03 02:1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除了粽子,还有什么?》,欢迎阅读!
粽子,除了,还有,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除了粽子,还有什么?

作者:伍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20

端午前,打开电视报纸,端午的新闻可谓粽子一统天下:某某大粽子又创吉尼斯纪录了,天价粽子销售状况不好了,上海学生发明粽叶清洗机了,粽子降价了,粽子又添新品种了……端午节都快成了粽子节了。屈原若九泉下有知,肯定不高兴了。

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这恐怕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过法,而屈原和嫦娥只能顾影自怜,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们对历史的淡忘。本民族的文化在我们手中已经几乎被淡忘,或者基本走样了,节日在我们眼中似乎就只与吃喝玩乐联系在一起。 我不可免俗又得提起韩国。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尽管韩国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从端午节申遗,到中医的申遗,再到现在的汉字申遗,为中华名人改换国籍,不少国人为之愤怒,斥其为文化盗贼。而化学者余秋雨却认为这个责任不完全在于人家,而在于我们自己。窃以为此言不虚。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根本性问题,作为联合国文化组织从各国选择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不仅仅在于考量发源地,更在于现存项目的保护程度。正如上海市文广局调研员刘晓南所言:韩国之所以能把端午祭成功中遗,就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个仪式的保护程度远远超过中——除了吃粽子,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还有什么仪式化、全民化的纪念活动?”

尽管韩国端午祭的文化与我们的中国端午不同,但仅仅一个端午之词却绝对出自中华。别人已经看到了我们的宝藏,而我们自己呢?却还在认为那只是顽石。

仔细翻翻,我们丢掉的只是这一个端午节么?比如,我国传统的皮影戏就被印度尼西亚抢先申报为他们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蒙古国申报的马头琴、伊拉克申报的十二木卡姆等,都是我们国家早有的。无独有偶,抛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再以商标为例:到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大量抢注了以少林功夫为内容的商标,其中包括少林功夫少林武术林拳少林全套功夫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商标。再到海外演出,我们不得不担心会有人要求我们不能使用少林功夫的名号。

这仅仅是巧合么?不是。不谈文化保护和发扬,换个角度看,这是否也是国人产权意识淡薄的体现呢?如何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一块天地,不让越来越趋向于由统一的全球消费者组成的国际社会通过产权的手段侵蚀着难得的一方祖产,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18311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