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见闻游记散文随笔

2022-12-06 05:3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州见闻游记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散文随笔,苏州,见闻,游记

苏州见闻游记散文随笔

苏州见闻游记散文随笔

小时候常听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杭州是多么地令人向往,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地美丽,就像美丽的天堂一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美丽天堂——苏州。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门地小,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唐代诗人杜荀鹤将苏州城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美景,用这首诗完完整整地表达了出来。

漫步在苏州街头,举目四望,苏州城真的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黑瓦白墙,色彩淡雅。运河环绕着苏州城,处处可见小桥流水。道路两旁是整齐高大的香樟树和桂花树,每年桂花树或香樟树花开的时候,整个苏州城氤氲着浓浓的香气,真是暗香涌动、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十分地陶醉。香樟树在苏州一带也被称为女儿树,旧时谁家里生了女儿,就在院子里种一棵香樟树。十几年后,香樟树长高了,女儿也长大了,媒婆在街上走,远远地看到谁家的香樟树高高的了,就知道这家的女儿长大了,要找婆家了。于是,就去这户人家给这家的女儿做媒。如果做成了,父母就把香樟树砍倒,给女儿做一个箱子或者柜子,等女儿出嫁的时候就用它盛衣服,这便是女儿树的由来。

来苏州游玩,最先应去看的是始建于南朝的寒山寺。走进寺里,只见一座座塑像流光溢彩、金碧辉煌,让人不禁有一种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不仅仅在于对于佛的膜拜,更在于寒山寺的庄严和这雄伟古建筑的精美,心里感叹古人的伟大和聪慧。在当时社会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人凭借他们的智慧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这样气势宏伟的物质和精神财产,是多么地伟大。

关于“寒山寺”三个字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寒山寺建成以后要题写寺名,当时寺里的和尚找了一位名气十分大的书法家来题写,可是这位书法家却十分爱财,提出写一个字要一千两银子,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于是,就出去化缘,化了两千两银子后去找这个


大书法家,这个大书法家一看只有两千两银子,提起笔来写了“寒山”两个字就搁笔不写了。和尚一时没有办法,继续出去化缘。等再化够了一千两银子后就去找当朝的状元陶浚宣写这个“寺”字,陶浚宣说不收银子,但是有个要求就是写完后把名字题上就可以了。和尚答应了,所以后人看到的“寒山寺”后面的落款是“东湖陶浚宣题”,不经解说根本不知道“寒山寺”三个字是两个人所写,这也就是所说的“罗马的归罗马,凯撒的归凯撒”,各有取舍:大书法家爱财如命得到了银子,却没有留下芳名;陶浚宣没有得到银子却留下了名字,流芳后世。凡事都是有失有得,单看各人的取舍罢了。

寒山寺的前面有一条运河,多少年以来依然在静静地流淌,悄无声息,河水在阳光映照下波光粼粼。唐朝大诗人张继当年就是从这里坐船进京城赶考没有考中,半夜回来上岸,恰巧此时传来寒山寺里深沉洪亮的钟声,大诗人张继心里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想到自己时运不济,空有一番抱负不能实现,不由得无限感叹,提笔写下来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千古绝唱。现在寒山寺围墙上保留下来的这首“枫桥夜泊”石碑,是字字苍劲有力,令人赞叹!

去苏州游玩不能不去胥门看一看。站在胥门前,抚摸着胥门的.砖,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春秋战国时的画面。因为父亲伍奢在楚国遭到奸臣陷害,楚平王打算将伍奢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杀掉,伍子胥得到消息后不得不逃到吴国。在吴国,伍子胥辅佐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范蠡献上了美人西施,伍子胥劝吴王远离女色,可是吴王不听劝导。后来吴王又要去攻打齐国,伍子胥还是阻拦吴王,这时奸臣就利用这个机会陷害伍子胥,说他和齐国有勾结,吴王相信谗言就赐给了伍子胥一把剑,叫他自刎。伍子胥在自刎前对门客说:越国很快就来攻打我们吴国了,我死后把我的头挂在城墙上,让我亲眼看着越国是怎样攻入我们吴国的。于是伍子胥死后就把他的头挂在城墙上,所以从那以后这座城门就叫胥门。

忠王府是去苏州旅游必去的一个景点。忠王府是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的王府。因为李秀成年轻有为,作战勇敢,他既是一位杰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52c2b452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