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后”纪录片观后感:拿什么拯救你,分离焦虑的父母

2022-12-30 17:2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零零后”纪录片观后感:拿什么拯救你,分离焦虑的父母》,欢迎阅读!
观后感,零零,纪录片,焦虑,拯救

“零零后”纪录片观后感:拿什么拯救你,分离焦虑的父母

1.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为何成了焦虑的代名词?

最近开播的一档“零零后”节目引起了家长群里的热议,记者耗10年跟拍了5组家庭,用时间长线来呈现孩子们从童年到青春期的成长和变化。

这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孩子,一个是锡坤,一个是萌萌。 锡坤的母亲应该是母亲中的典范,她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既有耐心又有方法,而且心思敏锐,总能洞察孩子的需求,所以锡坤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有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是比较有安全感的孩子。

然而,正是这样的周到和细致,却让锡坤对母亲过分依赖,很难独立融入集体和社会。“妈妈在,遇到困难,妈妈会帮助我。”母亲成了锡坤生命的安慰剂。

当记者问及:长大了会怎么样啊? 锡坤回答:长大了,妈妈会离开我。

妈妈急着纠正:怎么是妈妈离开你啊?是你要离开妈妈呀。 母亲这句话的背后,透露两个信息:一是妈妈无比正确,二是渴望孩子独立。锡坤的妈妈有知识有涵养,即使和记者也能说出很多育儿大道理来。但正因为她太正确了,所以锡坤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只能依附妈妈的想法。

而锡坤妈妈一再透露希望孩子独立,自己想要过得轻松的意愿,也显然是她意识层面的希求。

从她事无巨细为孩子打理和操心一切来看,她潜意识很可能在利用自己的全能来操控孩子对她的需要,让孩子最终离不开自己。而假如有一天,锡坤终要离开,她的价值感和存在感被掏空,她的难过程度,应该比锡坤更加严重。

再说萌萌,她从小是个很乖巧的孩子,父母对她的陪伴和尊重恰到好处,看她童年的镜头,就是个对父母依赖和信任的小棉袄。

变化发生在她青春期,正逢妹妹出生之时。过去独占父母之爱的她,一来比较排斥妹妹的存在,二来想要脱离父母怀抱去向外发展自


己独立的人格。

她对父母冷漠,与妹妹保护距离。即便一家人坐上邮轮,她也很不情愿与父母亲昵和寒暄。父母对此变化,非常难以适应。

母亲经常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里,那个温存乖巧的女孩到哪里去?那个对母亲格外依恋的女孩到哪里去了?

如果时光能倒流该多好,她可以让孩子一直停留在自己的怀里。 这实际上,不止是萌萌妈妈的渴望,也是千千万万要面对亲子分离的父母的渴望。所以有人说,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个断乳期,而这次的断乳,面临焦虑的不再是孩子,而是父母。

那种丧失孩子依赖与亲密的感觉,有如被抛弃。 2. 一个母亲最大的悲哀,就是要接受孩子不再依赖自己

著名心理学家李维榕曾说过一句话:一个母亲最大的悲哀,就是要接受孩子不再依赖自己。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沉重,因为能做到的父母真的很少。

九月是开学季,我一个朋友却向单位请了一周的假,自称要闭关在家疗愈分离的创伤。

她的儿子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从未离开过她一整天,而这次,儿子入读的是寄宿制初中,每个月只能在家里住两天。

孩子离家的第一晚,她因为想念而彻夜未眠。第二晚勉强睡着,却因梦见孩子哭着找妈妈惊醒了。

我笑她:你这像是失恋啊?她认真的说:我是担心孩子。 九月底,我再次与她联系,她发来了一个出冷汗的表情。 她说猜测过孩子回来的万般模样,但孩子回来时的反应,仍出乎她的意料。因为孩子一进门只是说了句:妈妈,我回来了!

接下来就是分享了在学校的整体情况,除了抱怨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之外,他说一切都很适应。

朋友心情复杂,惊喜于孩子的进步与独立,但失落于他在离开自己后,居然适应的这么快。原来,不是孩子需要他,而是她更需要孩子在身边。

我说到亲子分离有如失恋,这样的现象很多见。亲子间亲密无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56b03b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