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之恋

2023-04-26 06:3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球之恋》,欢迎阅读!
网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球之恋

作者:程乃珊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08年第08

程乃珊

著名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有《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都改为电视连续剧及电影。1991年开始穿梭于沪港两地,涉足传媒和非虚构小说写作,着重关注沪港两地文化、经济、民生的差异和缘源。

八十年代一出日本电影《生死恋》令沉寂已久的网球运动又成上海滩时尚。一时衡山路网球场、乌北网球场和跳水池网球场成为上海最有身价的固定社交圈。我也轧了下热闹,还特地配了副隐形眼镜。第一次握住球拍就觉得重,被告知那球拍是名牌碳纤新工艺,只重三百克,仍觉得份量不轻,特别打反手球,根本来不及转动球拍……很快我就放弃了打球,宁做网球场三陪:陪看陪吃陪聊。光陪看就很有看头:八十年代那批重新抖起来的老资产老白领是网球场上唱主角的,还有不少电视上常看到的熟口熟面的市级领导,他们似也没什么警卫随从,与老克勒们打成一片。廿多年前的上海老克勒还风华正茂,穿着那时尚属稀罕的正宗名牌网球衫裤。他们的陪打有年轻美貌的女孩子,也有风姿犹存的上海太太,短短的白裙裤下,大胆地裸露出漂亮健康的双腿。在餐饮远比今日单调贫乏的廿多年前,网球场上的也是上海滩一道独特风景:家制的三明治、色拉和自家烘焙的蛋糕、保暖壶里香喷喷的壶煮咖啡……与其说是聚餐不如说是一场太太厨艺秀。大家边吃边开怀畅聊——好日子真的回来了!

因为陪聊也了解了不少上海滩与网球的渊源:网球源自英国温布斯顿,原为皇室运动,在清末传入上海,很快在当时的圣约翰大学及一些贵族男子中学流行开来。说上海是中国的温布斯顿一点也不夸张。这股时尚之风很快北上吹入紫禁城。我们都见过傅仪皇帝的网球照,还有赵四小姐和张学良的网球照……在过往,打网球的潜台词就是富有、西化和时尚。故而上海豪宅内,必带一个私人网球场。后来因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网球在上海销声匿迹,直至八十年代,乘开放之势风生水起,走到今天已普及为平民运动。

今时今日在上海,高尔夫球已替代往昔网球的地位,成为名符其实的高而富。但从观赛角度讲,高尔夫太厌气,远不如看郑洁。郑洁了不起,是首名打入温布斯顿四强赛事的中国选手,她与美国球手莎莲娜苦战时,我恰在香港,不大爱看体育赛事的我都被荧屏吸引,尤其是第二盘,两人斗得难解难分。郑洁虽败犹荣。

打网球是很好的运动,可使大脑、双目、手足同时得到锻炼。打正手可锻炼左脑和右手,打反手可锻炼右脑和左手……香港不少街坊中心都有网球场,偏偏上海市区的衡山网球场、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北网球场都相继成为豪华楼盘,硕果仅存的跳水池网球场也在近年消失。对有着深渊网球文化积淀的上海来说,市区的向百姓开放的老网球场日益减少,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c798e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