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清朝诗人黄景仁简介及《绮怀》赏析

2024-02-02 13:2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典诗词鉴赏:清朝诗人黄景仁简介及《绮怀》赏析》,欢迎阅读!
绮怀,景仁,诗词鉴赏,清朝,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清朝诗人黄景仁简介及《绮怀》赏析

绮怀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注释】

(1)银汉红墙:李商隐《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2)星辰: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风露:高启《芦雁图》沙阔水寒鱼不见,满身风露立多时。

(3)思,丝。心,芯。皆双关语。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赏析】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 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回花下坐 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 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在黄景仁的诗中, 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

第三联缠绵思尽 抽残茧,宛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时三 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简介】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


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黄景仁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祖黄大乐,为高淳校官。父黄之掞,为县学生。黄景4岁丧父,十二岁祖父去世,十六岁时唯一的哥哥罹病身亡。黄景仁依赖母亲屠氏养成,八岁能制举文,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前常州府知府潘君恂、武进县知县王君祖肃,尤奇赏之。17岁补博士弟子员,于宜兴氿里读书,与汪中友好,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乾隆三十一年,于江阴遇同邑洪亮吉,各为诗歌,人们评价说,黄诗似李白,洪诗学杜甫,因此时称洪黄。次年,黄景仁娶赵夫人。 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他在二十四岁生日时写的自寿词《沁园春》非常伤感:

苍苍者天,生我何为?令人慨慷。叹其年难及,丁时已过;一寒至此,辛味都尝。似水才名,如烟好梦,断尽黄齑苦笋肠。临风叹,只六旬老母,苦节难偿。男儿堕地堪伤,怪二十、何来镜里霜。况笑人寂寂,邓曾拜衮;所居赫赫,周已称郎。寿岂人争,才非尔福,天意兼之忌酒狂。当杯想,想五湖三亩,是我行藏。 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乾隆四十三(1778,受业于鸿胪寺少卿王昶门下。家境日贫,在北京从伶人乞食,粉墨登场,入陕西巡抚毕沅幕府,毕沅替他捐补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友人洪亮吉持其丧以归。

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小说《采石矶》系以黄景仁为故事主角,两人经历颇为相似。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如《病中杂成》:冻蝇僵壁飞无力,雨露栖松翅倒垂。他的《别老母》《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微病简诸故人》《旅夜》《杂感四首》《癸巳除夕偶成》等,都写得低沉苍凉,但语调清新,感情真挚动人。他还作有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如《感旧》《感旧杂诗》《绮怀》等;有些诗写得慷慨豪迈,如《少年行》: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还有《观潮行》《后观潮行》《太白墓》等。 有些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世态的诗篇,也写得细致生动,如《黄山松歌》《天门山》《献县汪丞座中观伎》等;有些怀古咏史的诗篇,也能别出新意,如《虞忠肃祠》《寿阳怀古》《凤山南宋故内》等。翁方纲曾为黄景仁的诗集作序,评论说:故其为诗,能诣前人所未造之地,淩、厉、奇、矫,不主故常。洪亮吉为他写《行状》,评论说:自湖南归,诗益奇肆,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也。后始稍稍变其体,为王、李、高、岑,为宋元诸君子,又为杨诚斋,卒其所诣,与青莲(李白)最近。 王昶为黄景仁写《墓志铭》,评其诗说:上自汉魏,下逮唐宋,无弗效者,疏瀹灵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挚,不以蹈袭剽窃为能。包世臣评价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黄景仁的《杂感》有一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以看出他诗的风格和创造性。情调比较感伤低沉的作品则最能体现其诗文成就,如《绮怀》第十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亦属言情绝唱。困顿语易工,此言甚当。

后世评黄氏诗多云愁苦辛酸,如瞿秋白有句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但这只是其诗的一个层面,其古风常具幽并豪侠气,是学太白而真能得其神者。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如此句名曰题画咏鹰,实为自身写照。一生穷愁,但却傲岸不。生前落落寡欢,死后声明不彰。后世之有心人能不为之泣下数行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eb812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