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研究

2023-01-06 06:2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研究》,欢迎阅读!
人格,障碍,社会,研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研究



摘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

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反社会型人格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是变态人格中最易于发生犯罪或违法行为的一种人格障碍。文将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特点进行阐述,为做出诊断提供依据,并试从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其成因进行探究,给出适当的心理治疗建议。



关键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特点 成因 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的明显偏离正常,在人格发展的内在结构中有着严重的不协调,从而表现出特有的认知方式、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异常的特殊模式,且对环境适应不良,使其社会交往功能和职业功能蒙受严重影响,以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害,也使自己感受痛苦。人格障碍的异常表现通常是与童年或少年期,可持续到成年,甚至保持终生。

CCMD-3将人格障碍分为9类,分别是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不属于精神病,但是根据传统和实际临床诊治情况,属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因此,在处理方法上与精神病不同,患者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要负法律责任,但是量刑较轻。既然是心理疾病,除了社会教育、管理方法或刑事处理外,还应该接受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减轻症状。

1835年,德国皮沙尔特首先提出了“悖德狂”这一诊断名称。指出患者出现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方面的异常改变,但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碍,亦无妄想或幻觉。后来“悖德狂”的名称逐渐被“反社会型人格”所代替,如今狭义的人格障碍,即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此种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人,其中1/32/3的人都属于此类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态人格)的临床症状特点:

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

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

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

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

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

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 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

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概括地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七无”特征: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

反社会型人格患者的反社会行为类型多种多样,但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相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


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然而,研究者们发现,他们中的多数人却拥有迷人的、有魅力的外表形象,显得聪明和可爱,这样在与人交往时,起初尚能维持一种肤浅和短暂的友谊关系。但事实上这种关系很快便会遭到瓦解。

根据CCMD-3的规定,只有18岁以上的成年人才会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8岁以前的少年儿童只能诊断为品行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生物因素

第一遗传因素。有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大量的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地发现: 同卵双生子中共同发病的比例要高于异卵双生子亲生父母的反社会行为与被领养的孩子的反社会行为相关较高。这些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对反社会行为有中等程度的影响。

第二大脑异常因素。科学家们通过对有脑损伤或患脑疾病的儿童和成年人的观察现他们变得更加粗暴、过于冲动、易于激动、易于动气,而且常常是反社会的。所以大脑异常说!就推断说大脑损伤、大脑疾病或大脑异常可能是人格变态的内在原因。

家庭因素

由于人类新生儿与动物不同在出生后若干年内必须有母亲照料和抚养。因此与母亲的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最早雏形对母亲的爱也是其成年后爱别人的原型。这些原型中包含着接受和表达感情的能力和方式真正爱的体验、同情和关心别人等这些都是反社会病态人格所缺乏的其次在儿童早期经验中模仿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儿童从父母或其他家人中模仿一切行为模式这些早期行为模式继而又受到双亲的奖励或惩罚从而使模仿到的行为得到巩固。稍长大些父母的语言、形象使他们逐渐把父母通过奖励而要求的行为内化成对自身的要求和自我愿意与内在的 良心。这就是人们的道德观念、良心、自责心理等社会化行为形成的早期基础。这种发展过程表明儿童早期经验中, 母亲的丧失或剥夺对后来反社会病态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文化因素

某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是形成人格障碍的关键性因素。史密斯(Smith1978)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竞争剧烈和市场导向的价值观助长和鼓舞了人格障碍尤其是反社会型人格的行为倾向。

在我国,近年来读书无用论又卷土重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侵蚀着世界观、价值观还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攀比思想、权力至上、盲目模仿、打牌赌博等社会不良风气对人的污染有加速发展的倾向。这种情况反映到人的行为上就是崇尚金钱、贪图享乐,在自己的圈子里物色气味相投的哥们,形成小团伙相互影响、互动作用社会上的行贿受贿、少数公务人员贪赃枉法、生活腐化等等腐败现象在个体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

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包括发生在家庭内部和施加到社会上的各种违反道德、违法乱纪的行为都会对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实质性的不良影响一些父母的不良素质和行为往往在子女面前全无掩饰尽管不是直接暗示和有意教育但是对子女的感染在未成年人没有或缺乏判别能力的情况下后果是难以估计的, 如果父母表现得朝三暮四喜恶、赏罚无定规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由于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具有明确的自我同一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不良的因素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的愧疚心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密切相关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由于人格障碍的本质和成因尚未解决,人格障碍的治疗就显得有时有些盲目。实践证明,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积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14fe6dccbff121dd3683f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