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

2023-04-02 04:0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欢迎阅读!
危机公关,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



一、危机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危机管理,是指针对组织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然后制定出针对性措施,一旦发生危机,就能有条不紊地将危机化解,重新恢复信誉和市场的一整套机制。

危机管理也即问题管理,与危机公共关系不是同一概念。美国著名公关专家海恩斯沃斯把问题管理定义为:“一种行动型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某一组织的潜在的或萌芽的各种问题(立法的、规章制度的,政治的或社会的)。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战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它们的作用是:防微杜渐,具有预警、防范、化解的功能。

现代社会处于高度的发展变化之中,各种社会政治、经济、自然因素随时随地都可能给组织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危机,如灾变、能源、信贷、决策、法律问题、人员素质等所产生的危机,牵一发而动全身,或“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危机是普遍存在的,对组织形象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因此加强危机管理的学习与研究,培养危机意识,特别对于高知名度、高成长性、高品牌排行、高管制(食品、医药、医院、交通等行业)的的“四高”组织,意义深远而重大。如百事可乐公司,专门成立“找问题小分队”,每位员工必须轮流参加,培养全员的危机意识,并提出要:居优思劣——自找缺点;居盈思亏——往坏处打算;居胜思败——往长远着眼。正因为强化了危机管理,因此企业才能够保持每年15%的增长速度。

二、危机管理的应变方案

危机预警固然重要,但发现问题要能解决好问题,要有一套面对危机的应变计划,能够处乱不惊,沉着应对,化解危机。一套应变方案应该由以下部分组成:

1.危机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的配备

首先是危机管理机构的设立,这是一个常设机构。主要工作有:制定危机管理的政策、编写组织的《危机管理手册》、收集信息、监控市场、检查组织各部门对潜在危机问题的处理、主持定期的危机管理工作会议、处理危机事件。

其次是人员的配备。危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危机处理的能力,要具有:灵敏的嗅觉,于细微处感觉危机的萌芽;水一样的思维,能以“柔性”的方法处理严峻的问题,有方式方法;具有灵活应变能力;具有换位思考的素质,能设身处地为公众着想。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认为危机人员组成的最佳方案是:⑴“出主意的人”——点子多,创意多。⑵“善于收集信息的人”——信息最重要。“提反面意见的人”——多角度多方位考虑,可万无一失。⑷“管理档案的人”——材料是最好的见证。⑸“重视人道主义的人”——是处理危机时各方注意的焦点。

2“发言人”制度的确立。一旦危机发生,往往消息混乱,因此,为必须保证口径的高度一致,积极引导舆论,以正视听,要设立“发言人制度”,掌握危机处理的主动权。发言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他是特殊时期组织形象的代表和代言人,要:反映灵敏,思维缜密,语言表达准确流利,具有很强的协调沟通和灵活应变能力 ;要高度负责地对外发布真实信息;能从容面对媒体和公众,有利有节地驾驭场面,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公众。

3.第一时间快速反应通道的建立。检查组织的管理系统,是否在危机发生后能够快速沟通、快速决策、快速执行。这一通道,必须是环环相扣、首尾衔接的。

4.危机形态的预测与评估。对组织运行的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分类、分级、评估。预测有两种方法,一是找出组织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危机,因为再次发生的机率是存在


的;二是找出同行业或类似组织发生过的危机,引以为戒。分级是对危机可能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是根据危机的影响值和发生的概率这两个指标进行预估。这样根据类型、级别、影响面,所制定的危机应变方案是有区别的、各有工作重点的。

5.举行危机模拟训练。应变计划尚是纸上作业,必须进行一定的实战演练,以检查对紧急事件的反应能力、危机处理的知识面、决策水平、应变计划的可行性、人财物的到位状况、对外宣传,疏漏之处?不合理之处?不称责的人员?等等。



、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

1.三“T”原则。

Tell your own tale 以我为主提供情况; Tell it fast 尽快提供情况; Tell it all 提供全部情况。

三“T”原则是英国危机公关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提出的。第一“T”强调了组织在危机处理时应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组织内部要统一态度与口径,主导舆论,避免发生信息中空的状况。第二 T”是强调速度。争取在第一时间与媒体沟通,在危机出现的最初1224小时内,消息会像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而这时候,可靠的消息往往不多。公司必须快速反应,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从而迅速控制事态。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第三“T”强调信息发布的真实性、全面性,必须实言相告,隐瞒是错误的。

2.公众至上原则。这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危机处理的核心原则。组织须将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诚沟通,勇于承担责任。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对他们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致歉,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而危机也才能得以逐步化解。里杰斯特提出危机管理人员要具有“人道主义”的情怀,即是强调公众利益不容忽视。

3.配合调查,寻求权威证言原则。积极配合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调查,寻求权威部门的证言。切不可自说自话,一味强调自己的企业“没有错”,这样的申辩,公众不会信服。发生危机的企业要借助政府、专家的说法,并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这样才能令公众信服与接受。

四、危及机处理的基本程序

危机处理的程序大致有以下这些步骤:

1.深入现场,了解事实。危机发生时,组织的领导者必须亲自出马,到达危机的第一

线。

2.分析情况,确立对策。制定危机处理的具体行动方案。

3.安抚受众,缓和对抗。勇于承担责任,表明尽最大可能解决问题的态度,以真诚获

得公众的谅解。

4.联络媒介,主导舆论。主动联系媒体,掌握对外报道的主动权,舆论的主导权,以

组织为第一消息发布源,以免信息的中空。

5.多方沟通,加速化解。争取政府、权威机构等多方面的合作,以协助解决危机。 6有效行动,转危为安。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应着力塑造组织的信誉,使组织形象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重新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1cc5d252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