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纲要学习心得

2023-04-10 10:2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纲要学习心得》,欢迎阅读!
方法论,政治经济学,纲要,心得,学习



学习《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政治经济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所选用的主要参考书为刘永佶老师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纲要》,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从参考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认为: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就是对已有的各家、各派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概括,从中找出研究的方法的一般性要素,揭示研究的程序、步骤、层次等的相互关系,进而说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规律性。由本书作者所给政治经济学法论的概念,我们可以得之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主要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系统性地概括出了各家、各派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共性要素,是政治经济学改革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本书作者认为研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意义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有助于研究者提高基本素质;二、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内在条件;三、形成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必要前提和逻辑依据。从这三方面的意义当中可以看出,首先,方法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学术问题上基本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我们获取日后工作和生活所需本领的能力培养;其次,方法论的研究对于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和方法论指导;最后,方法论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并且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不仅对政治经济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所以应该说,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习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对我们如何学习政治经济学如何看待政治经济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政治经济学中出现的矛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因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概括总结了各家、各派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共性要素,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理解政治经济学理论。学习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因为很多学科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而方法论本身就是具有哲学性基础的学科,可以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其它学科,更加有利于说明问题的本质。

我们所选这本参考书,有很多的内容,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精华。需要我们日后慢慢的学习,慢慢的消化,慢慢的品味。也有一些部分,我还不能一下子全部理解,需要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同时,加强这些部分的理解和吸收。总之,一本好书是不能只看一两遍的,要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仔细的阅读阅读,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精华,理解真谛。

到目前为止,本学期我们着重学习了主体、矛盾和概念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那么,我先对这三块内容,谈谈我们尊敬的乌老师所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以及我个人学习的心得体会。主体、矛盾和概念以及下次课将要学习的理论体系,它们是一脉相承,逐级递进的。这正好构成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今后写文章和论文有很大的帮助。先确认主体,再找出矛盾,然后利用概念的准确性证明之,最后形成一套理论体系。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系统地具体化对经济矛盾系统的揭示和论证。

主体在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客体的存在意义的决定者。正如马克思认为世界的主体是人类本身。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人们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对世界的主体是人类本身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并且劳动创造了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知道马克思所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是生产关系的如何发展和变革的。

主体和立场是一致的,并且主体是随着立场的改变而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正如改革开放发展到目前为止,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国强不等于民富;②出现




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③经济增长方式呈畸形发展,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投资、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消费力度严重的不足。面对此种情况,我们继续实施改革开放的立场,就要适当的做出调整。经济的发展的归根结底是为人而服务的,而我国经济发展是依靠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发展另一部分人,这样的经济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是以劳动的发展为主线的,以劳动者的地位提高为目标。现在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城乡差距不断的拉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的地位得不到提高等等诸多问题,都要求我们改变立场,同时我们的主体也应做出相应的发生变化。此时,我觉得学习主体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在经济学上,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矛盾是普遍的,是时时刻刻存在的。主体决定了矛盾,主体的发展构成了矛盾的运动。而经济矛盾也是会不断发生变化和运动的。经济矛盾的演化,是以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基点的。

矛盾是有系统的,可以把矛盾分成不同的层次。经济矛盾也有系统和层次,并且经济矛盾的系统和层次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对它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也应不断运动和发展。这体现于学说,也体现于方法。经济的系统性主要有以下层次:①劳动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要人类存在,这种矛盾就不会消失。②市场经济的矛盾: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③社会制度的矛盾。④体制问题的矛盾。⑤过度性矛盾。⑥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⑦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矛盾。⑧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舞台的矛盾。

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分析经济矛盾的问题也同样对经济现象的有普遍的适用性,尤其是对如此极其复杂的经济问题的研究,更加有助于经济问题的解决。

作为系统抽象法的核心和主体的概念运动,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包括概念的规定、展开、改造、完善、转化等。这些环节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是明显的,探讨这些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是理解政治经济学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关键。当我们对系统抽象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规定以后,集中探讨概念运动,也就形成为逻辑的必然。

概念由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构成的。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也是由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构成的,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规定概念以及探讨全部概念运动的首要环节。政治经济学概念的内涵,是对其所概括的经济矛盾本质属性的规定,外延则是对本概念概括的经济矛盾范围的规定。

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概念运动的必然结果,就是建立反映经济矛盾系统的论述体系。而对理论体系进行探讨,不仅是承继概念运动的探讨之后逻辑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实研究活动需要。概念要求逻辑的严密性,能够恰当的运用概念,这在学习上是最基本的要求。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对概念要求是同样的苛刻,因为准确的概念是其它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念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我觉得概念的准确性不仅在我们的学习过程当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同样重要的。在我们学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概念是无处不在的,没有概念几乎就没有知识可言;在我们平时生活过程中,学习把握概念的准确性,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做事情的严密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24aa08de80d4d8d15a4f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