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方法及发展方向

2022-07-07 15:54: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美术教学方法及发展方向》,欢迎阅读!
美术教学,发展方向,中学,方法

中学美术教学方法及发展方向



要: 美术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进入教室时刻带有爱心和激情,并且充分运用好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笑声、欢呼声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关键词】:^p 中学美术;教学方法;发展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方式、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教学方法直接体现了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是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

一、中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校由于没有及时摆正美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在“升学率”决定一切的风气下,只抓主科教学,而把美术教学放到了次之又次的地位。对美术特长生不能与学习优胜者同等对待,客观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方面由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当前中学美术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明显的就是“照葫芦画瓢”。不少美术教师只是生硬地讲解美术知识,就画论画,这就使学生无法理解透彻,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教师作为美术课程的执行者,在这样的应试教育环境中逐渐变得缺乏灵活性,消极被动地用传统模式授课,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使美术课程完全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无法承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

二、中学美术教学方法

1、鼓励教学方法贯穿教学过程。教师之间经常会讨论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学生喜欢上某个老师的课,却对别的老师的课有抵触心理呢?为什么在有的课上,学生学习兴趣很浓,纪律很好,教师也没有太多的管束?我们发现,其实,没有什么绝招,只不过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在美术课上,我认为要从下面几点去鼓励学生。第一,鼓励审美个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给学生一个条条框

1 3


框,给审美材料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艺术作品,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自由发挥审美想象力。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第二,鼓励学生自我参与体验。在美术工艺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美术工具、材料的性能和技能、技巧。教师不要让学生跟着自己做,依葫芦画瓢,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要做什么,怎样做,让学生运用材料自己去把玩、琢磨,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第三,鼓励艺术创作。教师要给学生表现艺术才华的机会,不要抹杀学生作品中与众不同的东西。对学生的自我创造力要给予欣赏,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创作思维,作品就会千篇一律,缺乏活力。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教师要让学生大胆表现,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才丰富,才能较充分地体现作品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是一种独特的课程,它可以用独特的线条、精美的画面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来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种形式。在课堂内,应抓住美术作品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形式美,构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在初一年级《中国结》的教学中,我从介绍“中国结”的历史以及文化内涵入手,然后通过选择不同造型又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结”,如“吉祥结”、“如意结”、“同心结”等让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结”这一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与我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深刻意义,此后再引导学生分析^p “中国结”的不同寓意,探讨“中国结”的形、意与结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看到美、发现美、追求美,在脑中构成美,在手中表现美,弘扬了民族文化,提高了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学生长期凭空想象,很容易对形象简单化、概念化。平时结合创作主题,让学生先写生,后添加,或先临摹主体形象,再通过写生补充背景、道具等其他内容。这样画出来

2 3


的作品比较生动、比较真实、也降低了绘画难度,学生容易上手。走出课堂,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教学主体,既验证学生们的辨别能力,开阔了视野;又提高学生们思维想象力。可以断言,一个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教人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基本规律,形成改造自然的能力。其中想象力就是最可贵的能力。要培养创造力,就必须培养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先声。审美能力的提高,受教育者不仅要有具体的个别的事实、概念、表象的识别和记忆,而且要启发学生能识记一般的事实、要领和表象。要能从认识事物的本质出发,让那些在临摹作品中遇到的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的内容、形式、色彩、形状、比例、空间、透视,与写生、命题画、图案、手工制作等作业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证实审美是通过视、听、形、色、味等心理构建过程,养成感受美的直觉。

总之,要想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学教育为重要,美术教育不容忽视,高效的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中学美术教师要以情育人,用心育人。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p

[1] 吕殿元.浅议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

生的美术学习兴趣[J].科技致富向导, 202112):8548 [2] 宋欣悦.浅谈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几个问 [J].大众文艺,202118):4757 [3] 俞辉.论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华章,202109):7796

[4] 靳玉霄.探索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 [J].青春岁月,202116):2236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4d0812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d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