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静脉孔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2022-04-17 03:21: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颈静脉孔的解剖及临床应用》,欢迎阅读!
临床应用,静脉,解剖,孔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颈静脉孔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作者:姜莹 高珊珊 来源:《卷宗》2014年第02

要:颈静脉孔由于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比较难理解,手术也难到达(5.6.7)。因其在大小和形态在不同颅骨的差异,在同一颅骨上两侧的不同,同一孔道颅内端与颅外端的不同,以及其形态不规则行程曲折、由两块颅骨构成,有诸多的颅神经和静脉管穿行其间,所以很难将其概念化。 1 颈静脉孔的位置形态

颈静脉孔是位于测颅底的枕、颞之间较大的不规则裂隙,外形和大小变异较大。由颞、枕骨共围成,位于颅底枕髁的外侧,左右各一,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其内有后组脑神经和颈内静脉穿行,该孔为颅底最低点,有利于颅内静脉引流至颈内静脉。颞骨岩部下面有一深窝,为颈静脉窝,构成颈静脉孔的前内界及外界,窝内容纳颈静脉球。枕骨颈静脉突的前缘有一深而宽的切迹,为颈静脉切迹,构成颈静脉孔的后内界。在孔的外侧壁,有乳突小管存在,迷走神经耳支穿过此管。在其前缘有鼓室小管开口,舌咽神经鼓室支经此入鼓室。颈静脉孔内存在颞骨和枕骨向孔内突出的颈静脉内突,分别称为颞突和枕突,部分融合成骨桥。骨桥在影像学检查中具有一定意义。 2 颈静脉孔的结构毗邻

颈静脉孔外口的前方为颈动脉管外口,外侧为茎突、茎乳孔,再向后外侧为乳突。内侧为舌下神经管、枕髁和枕骨茎突。茎突是咽旁间隙的中心解剖标志,能保护其深面的颈内动脉、静脉和后组颅神经。颈静脉孔内口前内侧部的前外上方为内耳门,后内下方为舌下神经管,三者连线近乎一条直线。其后外侧为前庭导水管外口,后内侧可出现髁管。颈静脉孔前内侧部有岩下窦沟从颞骨岩尖向下沿岩枕裂延伸,其内有岩下窦至颈静脉孔注入颈内静脉。颈静脉孔后外侧部则有乙状窦沟从横窦外端沿颞骨乳突部延伸。颈静脉孔与周围结构的距离,与其本身的大小有关,主要与颈静脉窝的大小有关,颈静脉窝较大时,顶部与鼓室仅隔一层很薄的骨板。 3 颈静脉孔内结构

颈静脉孔内口前内侧部的前外上方为内耳门,后下方为舌下神经管,三者连线近乎成一直线。其后侧为前庭导水管外口,后内侧可出现髁管。颈静脉孔前内侧部有岩下窦从颞骨岩尖部向下沿岩枕裂延伸,其内的岩下窦与展神经一同通过Dorello管。岩下窦向外下方引流至颈内静脉。颈静脉孔后外侧部则有乙状窦沟从横窦沟外端沿颞骨乳突部延伸。乙状窦与乳突小房仅隔一层薄骨板,乳突手术时不要误伤。岩上窦位于颞骨岩部的上缘,将海绵窦的血液引入横窦延伸为乙状窦处。颈静脉孔外口的前方为颈动脉管外口,外侧为茎突、茎乳孔以及稍远处的乳突,内侧为舌下神经管、枕髁和枕骨大孔,后方枕骨茎突。茎突是咽旁间隙的中心解剖标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4f6ba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