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2023-04-17 12:0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欢迎阅读!
精神家园,读后感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1

从元月底开始断断续续在读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也让自己有了思考。

在《积极的结论》中的观点对自己的启发较大,我在情感上总是过于感性所以时常让自己不快乐,他的观点使我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理性就像贞操,失去了就不会再有;只要碰上开心的事,乐观还会回来的。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要多少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在《知识分子的不幸》中对信念的看法:人活在世上,自会形成信念。对我本人来说,学习自然科学,阅读文学作品,看人科学的书籍,乃至旅行、恋爱,无不有助于形成我的信念,构造我的价值观。一种学问,一本书,假如不对我的价值观发生作(姑不论其大小,我要求它是有作用的)就不值得一学,不值得一看。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的最有趣的事啊! 在《文化之争》中提到:罗素先生曾说,他赞成人人平等。但遗憾的是,事实远不是这样。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有知识的差异。

在《椰子树与等》中,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所在。这里所说的知识,聪明是广义的,


不单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文化素质,艺术.品味等等。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2

看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直到看到他给李银河的信时,我才感受到他的精神的支撑。如果一个人没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真就与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了!不过说实话,我真的不觉得他给李银河的信写的多么好,那些信挺乏味的啊,没有什么感动和心动的啊。可能是我老了,忘了相思是怎么回事了,没有感同身受了!还有我没有看明白封面的图,反复看,还是没明白! 人啊千万不要以为别人喜欢自己的照片而不断的把自己的照片发给别人看,喜欢看你的只有自己的父母、恋人,其他人如果有赞美那也只是敷衍和礼貌,千万别当真,千万别以为人家真的喜欢而不断的去打扰人家,大家都挺忙的,就是闲着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欣赏别人的!

这两天接到三个境外电话,瞪着眼睛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想来电话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胡说吧!他们一定是受蒙蔽的!像我们不了解他们一样,他们也不了解真实的我们。他们一定是被利用的。

对面的工地这两天又停工了。趁着高楼没有起来,我还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有那么一会儿天空的云很好看,在窗前就拍了张相片!

我精神家园读后感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51dc0813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