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丽人行》诗词鉴赏

2022-11-02 17:1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丽人行》诗词鉴赏》,欢迎阅读!
诗词鉴赏,杜甫,人行

杜甫《丽人行》诗词鉴赏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 头上何所有?翠为?叶垂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 就中云幕房亲,赐名大国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韵译: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 头上戴的是什么呢?翡翠片?花叶直贴到角边。 背后缀的是什么呢?宝珠压住裙腰多么稳当合身。 其中有云幕房的后妃至亲,皇上封为国和秦国二夫人。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吃腻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动,鸾刀切着细肉丝空忙了一场。 宦官骑马飞来却不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姗姗来迟的骑马人踌躇满志,到轩门才下马步入锦褥茵亭。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使者象传情的青鸟勤送红巾。 气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绝伦,千万不要近前担心丞相恼怒! 赏:

《旧唐书·杨贵妃传》载:“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瑟瑟珠翠,芳于路。而国忠私于国,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联方驾,不施帷幔。每三朝庆贺,五鼓待漏,靓妆盈巷,蜡炬如昼。”杨国忠于天宝十一年(752)一月为右相。这首诗当作于十二载春,讽刺了杨家兄妹骄奢荒淫的生活,隐幽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

这篇歌行的主题思想并不隐晦难懂,但并非直发议论而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诗人描写简短的场面和情节,都采取象《陌上桑》那样一些乐府民歌中所惯常用的正面咏叹方式,笔触精工细腻,着色鲜艳富丽。但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诗人就是在这一本正经的咏叹中,出色地达到了揭露腐朽、鞭挞邪恶的意旨,获得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诗中首先泛写上巳曲江水边踏青丽人之众多,以及她们意态之娴雅、体态之优美、衣着之华丽。“态浓”八句回环反复,咏叹生情。《杜》:“钟云:‘本是风刺,而诗中直叙富丽,若深不容口,妙妙。’又云:‘如此富丽,而一片清明之气行乎其中。’……‘态浓意远’‘骨肉匀’,画出一个国色。状姿色曰‘骨肉匀’,状服饰曰‘稳称身’,可谓善于形容。”前人注意到了这诗用工笔彩绘仕女图画法作讽刺画的特色。胡夏客说:“唐宣宗尝语大臣曰:‘玄宗时内府锦袄二,饰以金雀,一自御,一与贵妃;今则卿等家家有之矣,’此诗所云,盖杨氏服拟于宫禁也。”简而言之,见丽人服饰的豪华,见丽人非等闲之辈。写到热闹处,笔锋一转,点出“就中云幕房亲,赐名大国与秦”于是国、秦国(当然还有韩国)三夫人就在众人之内了。浓墨重新地刻绘众丽人,着眼却在三夫人;整个上层贵族骄奢淫佚之颓风见,不讽而讽意见。肴讲究色、香、味和器皿的`衬托。“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举出一二品名,配以适当颜色,就写出器皿的雅致,肴的精美丰盛以及其香、其味来。如此名贵的山珍海味,缕切纷纶而厌饫久未下箸,足见三夫人的骄贵暴殄。 “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内廷太监马飞逝而来,却路不动尘,足见其中的规矩与排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5dcb20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