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2022-04-23 07:2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案例分析,人格,障碍,社会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王某、男, 19 岁,汉族,初中文化,未婚,待业。

王某生身父母均系农民,体健。 有兄长四人,家庭成员均无精神要史。王出生后即由养 父领养, 7 岁前由祖母抚育。家庭经济状况优越,从小受到溺爱,性格固执、顽皮。喜欢恶 作剧。上学后,开始成绩在 90 分以上,但以后不断打架闹事、欺侮小同学,辱骂老师、在 课桌上剖剐老鼠、 麻雀等。 小学三年级时, 在放学回家的队伍中公然把生殖器掏出来露在外 面。以后成绩逐年下降。 到小学毕业时要补考才能升学。 初中一年级时 13 )因三门功课不 及格留级,此后表现更差,终被勒令退学。以后发展到不服家长管教,顶撞,吵闹以致与父 母对打。 l981 l4 岁时在某儿童医院拟诊为儿童多动症,用镇静剂无效。服用利他灵稍好 转。 1981 1 月被送去工读学校就读。但经常借故离校,一、二个月不返校,直至被捆绑 押送回校。 1982 7 月由家长领回,半年中,多次与人盗窃公私财物。曾被收审。释放后, 一度剪去长发,表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1984 17岁时.进工厂学铣工。同年 l2 月开始

旷工, 招引一些朋友在家中吃喝玩乐,多次聚赔、 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女青年。虽然多年受 祖母无微不至的照料、袒护,却经常打骂祖母。 1985 6 5 日,王向张某寻衅闹事,纠 集另外两个人用棍棒、皮带毒打张。 致使张多处软组织挫伤。 同年 7 6日中午,王骑自行 车撞了蒋某。反说 “你挡我路,我打死你 ”,随即对蒋拳打脚踢,致其脑震荡、胸部软组织挫 伤,住院二十多天。 十月二十四日晚,某矿务局司机张某因行车与他人发生纠纷时,王不问 缘由便对张谩骂、毒打。同日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

相关知识: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 18 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指 18岁后)习性 改,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 诊断标准 ]

1 18 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列 3 项: ⑴ 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⑵ 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 ⑶ 习惯吸烟,喝酒; ⑷ 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⑸ 反复偷窃; ⑹ 经常逃学;

⑺ 至少有 2 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 ⑻ 过早发生性活动;

⑼ 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⑽ 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11 12

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至少停学一次; 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2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 3 项:

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 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 ,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违规行 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 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






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 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

1 年以上)夫妻关系;

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 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

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案例分析:

首先确定王某家族中无精神病史, 曾被诊断出儿童多动症, 服用过镇静剂无效, 服用利他灵 稍好转。 18 岁前:

1. 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欺侮小同学、课桌上剖剐老鼠、麻雀。

2. 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至少停学一次。 (初中一年级时 13 岁)因三门功课不及格留 级,此后表现更差,终被勒令退学。

3. 经常逃学。(经常借故离校,一、二个月不返校,直至被捆绑押送回校。 4. 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多次与人盗窃公私财物。 5. 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曾被收审。 18 岁后:

1. 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王向张某 寻衅闹事,纠集另外两个人用棍棒、皮带毒打张。致使张多处软组织挫伤。 2.

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

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王骑自行车撞了蒋某。反

说“你挡我路,我打死你 ”,随即对蒋拳打脚踢,致其脑震荡、胸部软组织挫伤,住院二十多 天。) 3. 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你挡我路,我 打死你)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结合诊断标准,王某在 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符合 3 以上的标准。王某符合诊断标准的第 人格障碍。

4691112 项。

其次,在成人诊断标准下, 18 岁的王某符合诊断标准第 789 项。所以诊断王某为 反社会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61c208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