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性质变迁

2022-04-11 05:2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社会性质变迁》,欢迎阅读!
中国,变迁,性质,社会



中国社会性质变迁

执笔:屠歆烜 指导老师:胡跃健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祖祖辈辈的努力,创造出了异常灿烂的文明;同时中国社会也经历了多次的巨变,实现了社会性质的多次巨变。本文从生产力等角度出发,简要阐述中国社会性质的多次转型,剖析多次社会转型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社会 性质 变迁

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依次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按照这个划分标准,中国的社会性质依次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封建社会(战国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之后)——社会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然而现在的教科书都基本不提这种划分方式了,可见这种划分方式并不十分科学那么中国的社会性质变迁究竟是如何的呢?值得我们好好讨论讨论。

首先,中国最早的社会性质当然是原始社会,这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已存在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落后,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社会成员之间必须互相依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资料私有制开始出现,原始社会内部出现贫富分化,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形成氏族部落。富有的氏族成员成为了奴隶主,贫困的氏族成员则沦为奴隶,于是人类社会就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

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应该是在三皇五帝时期。当时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已经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这一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有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差距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而奴隶社会又需要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部落之间时常会发生掠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战争。中国的一些神话传说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如炎黄与九黎部落之间的涿鹿之战以及炎黄之间的阪泉之战。

到了夏商周时期,政治权力的交接由禅让转变为继承,“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有财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由于统治疆域扩大,而最高的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因此天子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国名义上隶属于天子,实际上都是一个个独立国家,诸侯即该国君主。在诸侯国内部,诸侯和贵族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同时又实

1




行了井田制,土地名义上归国家公有,实际上为君主私有,农民也就成了君主的农奴。中国社会在此时就应该开始步入封建社会了,虽然经济基础并不十分相适应。这就好比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中国也应该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

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途径转化的私有土地也急剧增加。于是各国实行了“初税亩”等制度,从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于是中国社会正式进入了封建社会。

秦统一中国之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等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制度。虽然分封制在此后有过复辟,但皇权和中央权力的不断集中和加强已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但最大的贵族——君主不但没有被取代,力反而不断加强,成为最大的地主。此时的中国社会已经不是简单的封建社会了,而是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变态阶段——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虽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且任何阶级的人才只要经过各种选拔制度(如科举制)都能进入统治阶层,但君主权力却不断加强,直到最后整个官僚系统都只为君主一人服务。与此同时,历代封建统治者又纷纷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使中国的经济基础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虽然有资本主义萌芽不断出现,但市场经济却不能发展壮大,资产阶级也无法强大到改变社会性质的实力。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后期又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后。

直到1840年英帝国开始用坚船利炮将中国的国门打开。接下来的历史我们就十分熟悉了。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丧失了部分领土和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量外国商品输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再次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对华的经济侵略也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彻底战败,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阶段有了初步发展,并在1911年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这次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类似于西方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但是革命成果被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大军阀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有所放松,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五四运动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20年代,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联合发动了国民大革命,这次革命沉重打击了军阀和列强在的在华势力,由于以蒋汪为首的国民党右



2




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中途失败。在此之后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和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受三座大山——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以及战争的破坏,民族资本主义无法发展壮大,只能进入死胡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还是没有改变

这说明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只能走其它道路,于是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3年,中国开始了三大改造。1956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度变革。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十分落后,所以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过按照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以及发展蓝图,中国将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到那时中国将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未来中国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社会性质变迁依次是:原始社会(人类诞生)——奴隶社会(三皇五帝时期私有制和奴隶制的出现)——封建社会初级阶段(夏商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施)——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确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华及自然经济的解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完成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共产主义社会(未知,应该是实施按需分配之后)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6adecfda38376baf1fae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