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素以山水秀美

2022-04-11 16:2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无锡素以山水秀美》,欢迎阅读!
素以,无锡,秀美,山水

无锡素以山水秀美、人文景观众多而著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南濒烟波浩水的太湖,并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湖,穿越市区的京杭古运河,称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象征无锡古老历史的锡山。这里,山水结合,以水见长,被称为水云之乡绿野平川之地,古往今来,人所向往。据仙蠡墩遗址、许巷遗址等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夏朝以前,无锡即有部落聚居,生息劳动。

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禀父的长子泰伯,偕弟仲雍,南来梅里(今无锡县梅村)定居,自号勾吴,筑吴城。至二十四世的阖闾迁都姑苏为止,长达600余年,使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逐渐结合,成为吴地文化,留下了伯渎港、阖闾城,以及东汉时期的泰伯庙、泰伯墓等许多富有特色的文物古迹。

东晋、南北朝时,佛教兴盛,崇安寺、惠山寺、保安寺、南禅寺等寺院先后建成,散布在城区内外。唐宋年间,建有唐宋石经幢、金莲桥、二泉亭、听松石床、学宫、李绅读书台、锡麓书院和万卷楼、梅梁小隐、张巡祠等一批人文景观。

明清时代,无锡名人增多,兴建园林、祠堂、书院之风盛行。著名的寄畅园、愚公谷等古典园林及东林书院、碧山吟社、湖山草堂、忍草庵、高子水居、明高忠宪公濯足处、五中丞祠、黄埠墩等一批古典建筑群和人文景观均建于明代。入清后,宫保第、钦赐第、既翕堂、章庆堂等一批著名的私人宅第先后建成。太平天国时,太平军和清军两度在锡交战,名胜古迹毁损过半。至同治、光绪年间,才逐步恢复。清末又新建锡金公园(今城中公园)。

民国时期,无锡工商业发达,荣宗敬、荣德生、王禹卿、陆培之、陈梅芳等工商界人士,选择太湖之滨,惠山之麓,先后建造梅园、东大池、锦园、横云山庄、太湖别墅、蠡园、渔庄等园林,与优美的湖山风光融为一体,形成江南著名的名胜旅游之区。 无锡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大力开发风景资源。1950-1965年,许多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古园,得到保护和修复,对锡惠公园、梅园东部、三山等园林名胜进行扩建、重建、新建或修葺。文化大革中,无锡很多名胜古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78年后,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大力整修,并新建杜鹃园、吟苑、充山隐秀、鹿顶迎晖、蠡园东部新园。1983年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列入无锡市的园林、名胜古迹更加丰富。江阴县北枕长江,素有锁江要塞之称,有黄山炮台遗址、徐霞客故居、兴国寺塔、顾山红豆树院等,是以要塞、林海、名胜、野趣为特色的风景名胜游览区。无锡县是古吴国的故地,泰伯庙、泰伯墓等许多以吴文化为特色的人文景观,经过多年整修,展现了新姿。宜兴县是著名的陶的故乡、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至1985年,无锡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个,市级30个。无锡以其优美旖旎的自然风光,江南特色的园林建筑,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841777a5e9856a571260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