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的故事

2022-10-16 02:0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天经地义的故事》,欢迎阅读!
天经地义,故事

天经地义的故事

【成语】: 天经地义

【拼音】: tiān jīng dì yì

【解释】: 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准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举例造句】: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每个学生天经地义的事。 【近义词】: 理所当然、千真万确 【反义词】: 天理难容、岂有此理 【成语故事】: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按习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世子姬敬继位。但是,景王生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打算立非正夫人所生的长子姬朝为世子。这样,姬朝也有资格继位。于是,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在这种情况下,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讨如何使用王室安宁。参加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郑国的淤吉、宋国的乐大心等。

会上.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礼”。

游吉回答说:“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以前说过,礼就是天之经,地之义,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

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意,表示—定要牢记这个道理。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也大都表示有理。


接着,赵鞅提出各诸候国应全力支持敬王,为他提供兵卒、粮草,并且协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

后来,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协助敬王恢复王位,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b79678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