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寒食王安石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2024-02-07 09:4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壬辰寒食王安石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欢迎阅读!
王安石,壬辰,赏析,鉴赏,答案

壬辰寒食王安石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案 1

①“客思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②“寒食泪句表达了作者在 清明节到来之际对故去亲友的怀念;

③“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句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早生白发的幽怨;

④“未知轩冕乐句表达了诗人为官不快的情绪; ⑤“但欲老渔樵句表达了诗人要辞官归隐的愿望。 2

1 / 3




运用了比喻修辞。作者把客愁比喻成春风吹动的千万杨柳枝,从而使抽象的愁思具体化,变的可观可感。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在寒食节想起已故亲友,泪水不觉流出,而作者用了一个字,形容泪流,把流出的泪又与城潮相比,表明了作者悲痛之重。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中,作者隐喻白发,与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 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王安石之父(名益,字损之)曾为江宁通判.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卒于官,葬于江宁牛首山(今江宁县南).?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赏析

这首诗是皇佑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的。此诗一方面是表达了作者在扫墓时对父亲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推行新法时的艰难处境作了一番慨叹。

作者用两个颇具色彩的字极其生动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头发与容颜因操劳过度而出现的未老先衰的状况。当时王安石只有32岁,本该是黑发朱颜,但现在是白发争出”“朱颜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d3704dcc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