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3节人类与环境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2022-05-21 21:36: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3节人类与环境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欢迎阅读!
环境,选修,学年,解析,地理

3 人类与环境

【基础巩固】

读下面“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表示人类社会的是( ) A.内圆 C.箭头①

B.外圆 D.箭头②

2.下列人类活动能用图中箭头②表示的是( ) A.废弃物 C.物质和能量

B.生存空间 D.消费活动

3.若箭头④表示沿海低地淹没,则箭头③表示( ) A.全球气候变暖 C.极冰融化

【答案】1A 2A 3B

解析:1题,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中,一般用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输方向、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用圆表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表示人类社会的应是内圆。第2题,消费活动是在人类社会中完成的,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用箭头②表示;自然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生存空间、物质和能量,用箭头①表示。第3题,沿海低地淹没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的结果,而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则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人类活动。

4.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结果的是( )

①某工厂把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附近湖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②人们在火山山麓地带垦荒,火山喷发,喷发物毁坏了农田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辛勤劳动,培养了肥沃的水稻土,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 ④珠江三角洲农民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泥成塘,堆泥成基,形成著名的基塘生产环境

A.①② C.②③ 【答案】B

解析:环境的反馈作用主要取决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虽能影响环境,但不属于环境的反馈作用。

B.①③④ D.②④

B.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D.海水膨胀


5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以生产粮食为主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人定胜天

A.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答案】D

解析:“驯养野兽,种植禾谷”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崇拜自然阶段,“轮作、间种、生态种养”是谋求人地协调阶段,“以生产粮食为主”体现农业社会改造自然阶段,“人定胜天”则体现了征服自然的错误心态。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需要循环中得以体现。“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67题。

6.“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 A.人类依赖自然的思想 C.天人合一思想

B.人类征服自然的思想 D.人地对立思想 B.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7.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 )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持续发展 【答案】6C 7D

解析: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宇宙飞船经济”是不产生污染的循环经济,体现了“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思想。7题,“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

8.环境伦理主要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下列选项符合正确环境伦理观要求的是( )

①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③经济发展应尽可能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④人类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应保持在环境承载量的范围之内

A.①②③④ C.②④

B.①② D.②


【答案】A

解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即是可持续发展观。①②③④都是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精炼提升】

9.读下面“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通过哪些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代谢产物? (2)自然环境能为人类提供什么? (3)由图看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1)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 (2)生存空间、物质和能量。

(3)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或对立统一)

解析:(1)题,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环境要容纳、清除和改变这些废弃物。第(2)题,人类与环境关系密切,人类占据环境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第(3)题,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周口店位于北京市西南郊,50万年前,北京猿人在此定居,男人们持木棍追逐鹿群,女人们带着孩子采集草籽、嫩叶、果实、捡拾柴火。祖先们的生活虽然艰辛,却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使双手、大脑变发达的基因和青山绿水的环境。

四五千年前,北京地区的人类开始了农业生产,周口店应是北京最早进行农业开发的地区之一。北部花岗岩为基底的丘陵地带,由于植被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至今已是严重沙化的劣地和不毛的石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周口店相继建起了石油化工厂、小水泥厂、小煤窑,高高的烟囱上浓烟滚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周口店河变成了污水河。看到今天的荒山污水,回忆当年的青山绿水,人们不禁要问,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延续多久?

20世纪80年代以来,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周口店环境问题引起各方关注。2002年以来周口店地区开展了“共建周口店,关爱北京人”系列活动,计划把周口店遗址建成具有良好保护条件、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古人类遗址公园。

(1)为什么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居民与环境关系日益紧张,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0e52ce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