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网格化的管理模式

2022-04-11 07:43: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社区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欢迎阅读!
网格,管理模式,社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社区网格化的管理模式

作者:吴霞

来源:《活力》2012年第16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府部门被动式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新期望,实行社会管理网格化就是依托统一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手段,将城市管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使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各类问题,加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是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社会管理模式。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最基础的细胞,也是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载体,更是建设和谐社会中需要不断创新的领域。社区管理网格化是市委、市政府根据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要求,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基本内涵是以城市社区信息管理平台为支撑,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分布等原则,把社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区域)单元,把社区居民划入各个网格,网格责任人在网格里为居民提供各种便捷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使管理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党政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上下联动的基层工作新格局。

一、要把握原则,划分网格科学

一是完整性。要以社区、单位为基础,将街道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建立纵横有致、节节相连的网格体系,既要边界清晰、无交叉,又要避免遗漏、无盲点。二是便利性。依据地理状况、道路走向、区域属性、人口分布等要素,合理划分,确保管理便利。三是均衡性。既要考虑好网格面积的大小,又要兼顾网格内人口数量和实际工作量。四是差异性。根据网格内社会管理秩序、治安环境的不同状况,可以将网格评定为一般管理、重点管理、综合治理等不同等级,以突出管理重点,提升管理实效。 二、明确责任,网格管理规范化

社区推行网格管理与组团服务,网格是关键,责任是保证。设立街道一级责任网格,社区二级责任网格,发挥这两级网格在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将社区划分成若干责任区,组成网格单元作为三级责任网格,从而延伸社区管理、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单元三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将社区各项事务逐项分解到每一个网格单元,将社区信息全部定位于每一个网格单元。同时建立定期网格责任巡查制度,使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除了条线上的职责,还应在网格内明确自己的任务,网格员每天深入辖区进行巡查,在第一时间掌握社情信息、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让每个网格都成为一个有服务团队、有组织、有场所的服务基本单元,从而更好的发挥了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作用。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达到联系无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55340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