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的爱情诗词《听筝》译文和赏析

2022-09-28 07: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端的爱情诗词《听筝》译文和赏析》,欢迎阅读!
译文,赏析,诗词,端的,爱情



李端的爱情诗词《听筝》译文和赏析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美丽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弹筝女想尽了方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有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赏析】

周瑜少时精通音律,在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假如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肯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觉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微微一笑,提示抚琴者,错音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小诗中的弹筝女子为了所倾慕的人能顾盼自己,便有意将弦拨错,这真是一种淘气得意的行为,“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仅仅十字,弹筝女的得意形象跃然纸上。

诗的一二句写女子弹筝的状态,根据传统习惯,下两句应写女子的技




艺,或像杜甫那样感慨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然而偏偏别出心裁,写女子淘气的举动。“时时”说明错音并不是失手,而是有意为之,这看似邀宠的外表下隐蔽的正是一颗天真纯净的心灵,是一种得遇知音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误拂弦”不仅说明了女子的技艺之高,也示意了听筝人也是一音乐高手,不然怎会知道音弹错了呢? 扩展阅读:《听筝》的简介

筝,一种弦乐器。从唐诗中所描写的筝来看,筝是十三根弦,如:“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柱,定弦调音的短轴;金粟,指柱上饰有金星一样的花纹;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雪白的手;房,筝上架弦的枕,玉房,指玉制的筝枕。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纤手拨筝,正处于弹奏状态。按此写法,接下去好像应当描写女了的弹奏技艺,或者表现秦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三、四句并不沿袭通常的写法,而是描写女子为了引起知音者的留意,有意错拨筝弦。周郎,即三国时的周瑜,“瑜受建威中郎将,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周郎,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吴志·周瑜传》

“欲得周郎顾”,就意味着当时坐在一旁的“周郎”(喻指听者)没有看她,为什么不看她呢?也许已经完全沉醉在那奇妙的筝声中了,原来这应当是演奏者最祈盼的效果,最欣慰的时刻。然而,这情景却不是这位女




子此时最渴望的效果,由于她心中另有所思,思不在听者赏音,而在于一“顾”,怎么办呢?她灵机一动,有意不时地错拨它一两个音,于是布满戏剧性的场景消失了:那不谐和的旋律,突然惊动了沉醉在音乐境地中的“周郎”他下意识地眉头一皱,朝她一看,只见她非但没有丝毫“误拂”的圆满和歉意,两眼反而闪耀出得意的眼神:啊,原来是误非真误。“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正面写出了弹者藏巧于拙,反面又示意了听者以假当真,而这种巧与拙、假与真,又在那无言的一顾之中获得了奇异的统一。它不仅说明弹者是高手,听者是知音,而且传神地表现出两者的心理神态意趣韵味无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5c365f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