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

2022-03-21 17:1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欢迎阅读!
乘除法,优化,年级,数学,小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有效的数学教学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数学学习基础,促进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因此,小学二年级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乘除法这一数学知识时,要避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要结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方式,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此实现对二年级乘除法数学教学的有效优化,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数学知识,提高整个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二年级;乘除法教学;优化措施 一、小学数学二年级乘除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思维逻辑、理解分析、规律运用等多个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为欠缺,而且乘除法运算知识还会涉及到乘法分配律、结合律等多种规律,若是小学二年级学生连基本的乘除法运算都不会,那么将会影响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发展,因此,相关小学教师应该加强对乘除法教学的重视。由于二年级学生自身的年龄相对较小,其思维逻辑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导致学习、理解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低,也因为如此,二年级的数学教学还需要教师去引导,让学生主动高效的学习相关乘除法知识。不过,在实际的乘除法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准备大量的练习题,辅助学生学习乘除法知识,虽然说这些练习题能够对学生熟练应用乘除法知识规律、提高其解题能力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学生在长期的枯燥练习中,也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以至于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对教学方式予以优化[1] 二、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优化的有效措施 (一)增加乘除法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乘除法教学时,不能仅靠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或者是形式,如教师可以将乘除法教学与学生喜欢的游戏结合在一起,实现游戏化的教学,这样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选择趣味性比较高的教学素材资源,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借此增加教学吸引力,促使学生对相关乘除法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2]

比如,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表内乘法这一数学识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相应的动画课件,并创设出相应的情境:大狗熊将两只鸭子与四只兔子关在了同一个笼子之中,提出只要快速算出小鸭子与小兔子一共的腿数,才能够将它们放出来。学生会受到这一情境的吸引,主动利用加法算出小动物的腿数:2+2+4+4+4+4=20(条),接着教师则可以放出生气的大狗熊,说学生计算的速度并不快,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否则就会吃掉这些小动物,然后在放出这些小动物求救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快的算出小动物一共的腿数,教师在这时则可以将小鸭子与小兔子分别列成一队,让学生利用表内乘法口诀快速算出得数,最后让大狗熊放出小鸭子与小兔子。在这一情境中,既能够提升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还能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表内除法的有效教学

对于除法而言,其自身是乘法的逆运算,也就是说将乘法反过来就是乘法。


基于此,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授学生除法时,需要加强对二年级学生思维的培养,尤其是逆向思维,促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乘除法的运算规律。而教师在乘除法教学进行优化时,则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逆向思维,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3]

比如,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表内除法这一数学识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出合理的情境:我昨天在菜市场买了15个苹果,我家里一共三口人,如果每个人要分一样多的苹果,每个人会分得几个?部分小学生可能会使用最笨的方法,一个一个的分,这时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让学生思考在乘法表中几乘几得15,学生就会想起3*5=15 这一乘法算式,然后快速算出15个苹果分三个人,每个人能够分得5个苹果。接着教师在这一情景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昨天我买完苹果回到家之后,发现家里来了两个朋友,如果加上这两个朋友再分苹果,那每个人平均会分得几个?这样小学生则会利用3*5=15的乘法算式快速得出每人会分得3个苹果,并列出15÷5=3(个)这一算式,借此锻炼学生的变式思维以及逆向思维,促使学生对除法知识掌握的更加熟练。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在教授二年级小学生乘除法时,相关教师需要合理改进并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模式,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乘除法的乐趣,这样也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数学教师还要对乘除法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信息技术,对整个教学过程予以有效优化。 参考文献

[1]徐小朋[1],.浅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策略[J].信息周刊,2019,0(15) [2]马文林. 探究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策略[J]. 科幻画报, 2019(4). [3]陈汉东. 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策略[J]. 考试周刊, 2018, 000(058):72,7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a6f818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