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里的缱绻爱情

2022-10-30 04:1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曲里的缱绻爱情》,欢迎阅读!
元曲,缱绻,爱情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元曲里的缱绻爱情-国学教育论文



元曲里的缱绻爱情

■文/ 梅玉荣

如果说唐诗里的爱情有雍容华贵的姿态,宋词里的爱情有婉约柔美的风采,那么元曲里的爱情,则显得缱绻缠绵,大胆之至,率真之极,颇有烟火气、人情味,别具一番亲切俚俗的情调。元曲的曲牌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叼叨令》《刮地风》《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都很接地气,比宋词更接近民歌。 元曲里的爱情,常以女子口吻,把思念的郎君称作“冤家”,像陈铎《懒画眉·春怨》:“倚栏无语掐残花,蓦然间春色微烘上脸霞。相思薄幸那冤家,临风不敢高声骂,只叫我指定名儿暗咬牙。”这是写女子初恋情怀;商挺的《双调·潘妃曲》里“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蘼架”,是写情人的约会情形;而关汉卿的《双调·大德歌·夏》里“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娥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是思妇念征夫,形容憔悴;白朴的《双调·得胜乐》里“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最后一句嗔怨“寒雁儿”之问,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冤家”?? 同样相思,百种写法。姚燧的《凭阑人·寄征衣》中道:“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扣住“寄不寄征衣”这个念头,把女子思念远方夫君的矛盾心理描画得淋漓尽致。徐再思的《清江引·相思》则着实把“相思”俏皮了一把:“相思的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面时才算得。”居然把相思与欠债联系起来,还有“利息”“本钱”,形象至极。他还有首《双调·折桂令》:“平生不会相思,才

1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头三句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律感,接着三句用了三个妙喻“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极写了相思人的情状,末四句的四个“时”字,有问有答,意趣无限。最绝妙的要算一首无名氏的《塞鸿秋·失题》:“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初生月,梅梢月,西江月,辰钩月,有写实有虚拟,有比喻有双关,可谓月月含情;而结尾一句“相逢似水底捞明月”极写失望之心情,此空空之“月”已不同前文魅力之“月”了,妙趣横生而又让人倍添伤感。 自称“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的元曲名家关汉卿,他的很多曲中都写到爱情。像《双调·沉醉东风》里道:“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饯行的酒杯,离别的热泪,“咫尺”“霎时间”“痛煞煞”等词,将恋人的离别之痛写得入骨三分。 关汉卿还有展现俏皮爱情的上乘之作《一半儿·题情》“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此曲中的“跪”“忙”二字,活化出鲁莽少年急切又略显紧张的心态;此时的少女,既羞涩又不忍拒绝,首先“骂了个负心”,可是仍然“回转身”,两个连续的动作,表现出少女心中难掩的娇羞和甜蜜,嗔怒是假,渴望心上人的“亲”才是真。透过简短的三十七字,我们仿佛看见一对情窦初开的青年正在秋波婉转,相视浅笑,拥有着心有灵犀的默契和幸福。半推半就的结果不言而喻。 再来看贯云石的小令《中吕·红绣鞋·欢情》:“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

2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曲中写的是一对不常见面的恋人,开篇一连叠用八个“着”字,生动别致,真实地表达了恋人难得相会、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急切心情。他们对不容易到来的相聚极为珍惜,所以才有诸多的热烈动作,而且又有听、数、愁、怕时间飞逝的心理状态。“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情未足”的重复,更加重了恋人们的急切与恐惧。最后两句是主人公从心底发出的呐喊:“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会心一笑———只有闰年闰月,哪有“闰一更”的说法?这句俏皮话,完全是痴情中人之语,满含着对“夜如梭”的抱怨,此曲到此戛然而止,意味隽永。如此热烈大胆地歌赞男女欢爱,恐怕只有元曲中才有。

金元之际,随着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元曲便继承了草原音乐和草原文化粗犷豪爽的特点。元曲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描绘生动,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而元曲中的爱情,则掀开了温柔含蓄的面纱,把爱情真挚、炽烈的一面展现了出来。正因如此,我们才充分领略了爱情的魅力与魔力。 ■编辑/ 洪丽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ac8231fc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