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观后感作文

2022-07-10 13:0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火烧圆明园》观后感作文》,欢迎阅读!
圆明园,观后感,火烧,作文

《焚烧圆明园》观后感作文

篇一:《焚烧圆明园》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电影《焚烧圆明园》。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到无比愤怒与惋惜。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我国着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地350公顷,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它集国内外名胜40景观,建成大型建筑145处,藏品中有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和各种书籍及文物。 但是,在186010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一扫而光。不仅如此,他们为了销毁证据,又在1018日,派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现在,旧颐和园里只剩下几根树桩,摇摇欲坠地矗立在废墟上。

这些无恶不作的强盗,竟然敢在中国的领地上为所欲为。一座闻名世界的圆明园,就这样被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毁于一旦。他们不但毁坏了一座皇家园林,而且还破坏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是中华民族多年来凝聚智慧的结晶!

我感到无比愤怒,也十分惋惜。圆明园里有无数名人的书画和各种珍品,可却都被侵略者掠走了;原本做工精美的各地名胜,也都被侵略者烧毁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无情的侵略者烧毁,化成了一片灰烬。

篇二:《焚烧圆明园》观后感

我妈妈和我今天看了《焚烧圆明园》,我的心像一股泉水,涌现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气、可悲的时刻。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1860106日,英法联军打入北京,而皇帝和慈禧却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无寸铁的百姓。残暴的敌军很快打入了圆明园,在对圆明园进行了一番抢劫后,又下令:焚烧圆明园,原因是园长不让他们进去抢劫东西。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

现在,有一个问题浮现在我的心头:为什么英法联军敢于在中国领土上为所欲为?答案只有一个——清政府太无能。

当时在位的皇帝整天不务正业,把外国所谓的科技视为玩物丧志,可真正等敌人攻入国门时,却手握落后的武器去防守,结局当然是——全军覆没,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外的,也是情理中的:当时的清政府完全没有想到,被他们视为“玩物丧志的东西竟有如此大的威力”,我没想到我们和敌人之间的力量如此不同。可当清政府明白时,一切却显的那样不堪一击。由于清政府的无能,皇帝及大多数官员的贪生怕死,与入侵者签定了各种不平等条约,以此来换取太平生活。 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掌控未来,使这段悲剧不再重新上演。

篇三:《焚烧圆明园》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焚烧圆明园》后,我的心像一股泉水,涌现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气、可悲的时刻。

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大门,而皇帝和慈禧却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无寸铁的百姓。残暴的敌军很快打入了圆明园,在对圆明园进行了一番“洗礼”后,又下令:焚烧圆明园,原因是园长不让他们进去抢劫东西。罪恶的火连烧三天,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be53b6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