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四月天

2022-04-09 00:3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奶奶的四月天》,欢迎阅读!
奶奶,四月

奶奶的四月天



在岁月流逝中,记忆被过滤后沉淀下来的痛苦是灵魂上的痂。绵长的日子里,有那么几天或一两月记忆会强行突破刻意的压制把生活复原,偶然里又有几许必然,诱因是多元的。怀旧本就是一个深沉的话题,伤疤毕竟有隐私成份,但回味又是精神的洗礼,使蜕变变的柔软有诗意。

时光回到四月,庄户人正忙碌,这过日子的坎儿也来了,奶奶四月的坎儿度得更艰难。

小麦刚刚拔节,部分受孕的慢慢显怀,隆起的肚皮把喜气漫上了老槐的枝头,槐也受孕了,枝上孕满了豆丁大的花蕾。

四月的田野是绿了,风却懒了许多。奶奶的焦虑见风就长,囤里的最后一颗粮食被老鼠偷走了,日子进入了青黄不接期,饥饿催着奶奶的小脚踏遍了风柳村的沟沟坎坎。

蜜蜂来了,槐花还卡在脖颈处,只露了顶点儿白,榆钱早被人捋光了。风起时,奶奶把目光瞄向了贫瘠的原野。原野的地刚刚被农业社的牲口拖着犁头翻过,着腥味儿。麦田间隔的大片新翻的黄土地里已经站了三五一簇的劳力,看是成年人的群体,却偶有半大的孩子,模仿大人的样子挥舞着铁锨拍打土块。在那个靠挣工分吃饭的年代里,多个劳力就多一分工分,就能多分一份口粮,虽然孩只记半分工,但半分也是分啊。等出工的人晌午歇工时,奶奶迈着小脚去拣拾未被掩埋的露在犁沟里的星星点点的野菜。一大家子人的晌午饭还没着落,嗷嗷待哺的孩子的哭声从窑脊的天窗传出,奶奶心焦!

四月天,农业社的苜蓿长得正旺,可那是留给牲口吃的,所以白天黑夜专门有人看守,只能等到夜半人静,几个黑影便茕茕而出。即使彼此远远地见了,也都心照不宣。看护的人此时鼾声正响,这或许是良心发现吧,他的深睡让那几个黑影踏实了许多。第二天锅里便有了飘着绿色的清菜汤,蒸笼上多了飘着草味,着绿光的菜团。一家人勉强吃了三四成饱。上顿吃了,下顿在哪里,四五月天,奶奶的眉头从未舒展过。烦忧淤积,奶奶的心被拽得疼。好在洋槐花露苞时,人心才稍微上浮了些,就是几个晌午的功夫,风柳村的槐树上已没有了顶点儿白。家家户户的门洞、窗户、黑黑的烟囱口都是嘴巴,像要吞没整个世界。 奶奶的小脚够稳当,心被拽得疼,脚步却从未乱过。大塬的野菜完了,沟旮旯还有吧!就这样,一双小脚硬是挺过了青黄不接的日子。奶奶额头的皱纹多了些,眼窝深邃了些,脚步却依然是稳当的。 好日子来了,可遗憾总是结伴而行。


奶奶去世时正是麦上场的时节。记得那天奶奶拄着拐杖,迈着小脚,踏遍了几个儿子的场院。看着麦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眼角生出了难得的笑意,眼底还有一大颗的晶莹。麦上场了,奶奶却与新麦面擦身而过,转完场院的当天下午她便去了无苦无难的天国。告别了野菜,告别了榆钱槐花,告别了风柳村的沟沟坎坎,也告别了脾气挺坏的爷爷。佝偻的背、瘦小的身影留在了家家的场院,稳当的脚步也镂进了大塬。苦难时,几十口人的大家没慌过;好日子来了,五个小家走得很稳当。

其实说到野菜野草,我童年的好长一段时间也是泡在野菜青草中的,所以至今还认得姜姜、曲曲、坑娄娄。那些东西的味儿至今还那么诱人。

如今,奶奶的坟头已长满了荒草,但父辈们掉个饭渣都要捡起来吃的习惯未改,遇到再难的事,父亲的脚步都是铿锵的。

的确,苦难使日子可以变得深邃,偶尔揭开心灵上的疤晒晒,痛且幸福着! 有了五黄六月的坎儿,麦子会长得饱满些,人也会走得更稳当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ca827c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