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2022-04-17 07: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欢迎阅读!
刘禹锡,唐代,诗句,诗人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那么你对这位唐代是的有哪些了解呢?如果你想知道有关他一些经典诗句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

1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2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3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4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5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 刘禹锡《始闻秋风》 6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7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刘禹锡《秋风引》

8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9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 刘禹锡《蜀先主庙》 10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1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 刘禹锡《秋词二首》 12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刘禹锡《蜀先主庙》

13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4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15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6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7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 刘禹锡《杨柳枝

18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19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0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 刘禹锡《始闻秋风》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深信道教,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越中蔼蔼繁华地,秦望峰前禹穴西。《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d5ef6e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