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论理想社会的特点

2022-03-19 20:37: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论理想社会的特点》,欢迎阅读!
天下为公,之行,大道,特点,理想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论理想社会的特点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别。货恶其弃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 ,盗贼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 ,是谓大同。”这是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对大同社会的描述。 那么在现代人眼中什么才是理想社会?

我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理想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下面我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制、社会保障、道德建设六个方面描述一下我理想中的社会。

一、经济方面

1、理想社会的经济状况应该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与国外同类国家差距缩小,对外经济发展迅速,进入全球先进贸易国行列;

2、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城乡差距消除,实现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有合理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建立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就业状况良好,劳动者能够充分就业,并能选择适合的岗位,建立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者的公平竞争,建立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5、医疗水平提高,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卫生资源持续增长,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明显增加,城乡以及地区间卫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卫生总费用发生结构性变化,卫生总费用发生结构性变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夯实,“强基层”的医改目标初步实现。

6、住房问题有效解决,住有所居,住房保障范围扩大,中低收入者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搞好廉租房,让那些买不起房或者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能够租得起房、住得上房。

7、内外需求均衡拉动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物价稳定,消费需求提高,内需扩大;出口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能力提高,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人民币的升值情况稳定。

8、国企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互利共赢;国有企业改


制重组引入大量民间资本,民间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到国企改制重组当中;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发展。

9、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实现等。企业在追求自身效益的同时,能够兼顾环境和社会效益。

二、政治方面

1、政府办公透明化,贪污腐败现象消除,民主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有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中央地方权利合理分配,各司其职

2、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决策,有完善的监督体系,公平的享有社会权利、履行社会义务。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4、具有坚定的领导核心,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使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推动、相得益彰。

5、国际地位稳步提高,国际影响力大幅度增强,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得到充分维护。

三、文化方面 1教育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消除,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方面达到同等水平,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合理分配,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升学率持平。

2、合理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处理好中央政府出钱办教育和地方政府出钱办教育之间的关系,就如何分配教育经费而言,教育经费的平面结构上,就是要处理好教育事业费与教之间的关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高的教师队伍,处理好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与对教师优厚待遇之间的关系。

3、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4、将大量的资源用于研究,取得科技的重大进步,为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的将来和地球的发展作出贡献。

四、法制方面

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及全体公民都必须守法;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行政机关和检察、审判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法律上的根据,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任何人,不管地位多高、功劳多大都没有违法、犯法的特权;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被及时揭露,依法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2、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严格执行和遵守国家的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做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社会主义法律,庄严地、详尽地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司法机关坚决地、切实有效地依法保护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对破坏、侵犯广大人民民主权利的敌对分子依法制裁;依靠广大人民制定,依靠广大人民执行,依靠广大人民监督,依靠广大人民遵守的;由社会主义国家统一制定的法律,要求在社会主义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不允许各地区、各部门擅自制定和推行与法律的原则精神和具体规定相违背的制度和规定。

3、有健全完善的执法监督体系,违法必究,司法独立,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得到切实


体现,强调法律的严肃性严谨性,执法主体明确,违法追究明确。

五、社会保障方面 1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有全面健全的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社会保障。

2、颁布了社会保险法,修订了工伤保险条例;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开展试点,全面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完善了灾害救助、时救助等制度;推进了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化建设。

3、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范围迅速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以人为本,把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六、道德建设方面

1、形成了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社会全体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良好的社会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文明礼貌,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助人为乐,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护国家及公共财产不受侵犯。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

3、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企业诚信经营,文化名人尊重学术等。

4、良好的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5、良好的个人品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构建社会主义理想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d6104d1eb91a37f1115c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