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有感

2022-07-25 20:58: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有感》,欢迎阅读!
有感,行走,之间

这本书,是2007年《岩松看日本》系列电视节目的文字版本,时隔七年,文字可以恢复原状,历史不能了。

《岩松看日本》策划于2005年台北的台风之夜,当时中日关系处于低谷。出发念头诞生时,安倍晋三刚当选为日本新首相,首站出访,便选择北京。而现如今,七年过去,中日关系处于更低的谷,日本的首相又是安倍晋三,不过,同一个人,却是不同的面孔。七年前,他想成为破冰者;今天,在中日关系中,他是加冰者。由此可见,两个国家的关系,寄托于个别领导人的身上,是完全靠不住的。

那靠什么?

归根到底,对于中日关系的真正正常化,要靠中国的实力。中国真正强大了,一切都好办。但在此之前,对对方的了解与镜鉴也万分重要。古人说:知己知彼。了解对方,了解自己。而有时,认真地了解对方,也是了解自己并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一条路。《岩松看日本》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出发的。

去得多了,了解得多了,有些事情就不再那么简单。比如靖国神社,这是中日关系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表面上看,人们的愤怒,来自于那里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灵位,而实质上,比这灵位更可怕的是仿佛无形的靖国史观。在靖国神社中的游就馆里,日本一些人二战翻案,美化侵略行为,不认同战后的东京审判。而在这种扭曲的史观中,日本一些人的矛头直奔美国,直接对抗人类的正义与公理。也因此,了解才会知道真相,才更该让世界明白,日本的向右滑行,绝不仅仅是中韩不高兴的问题,而是人类不高兴的问题。我们有责任告诉世界:要警惕日本的右行。

这是了解才会得出的结论,这了解,与《岩松看日本》的行走与采访有关。 看日本,躲不开看到美国,战后的日本,很多方面,是美国制造

美国与日本的关系奇怪又正常。两国曾经有过激烈对抗,都在对方身上留下过深深的伤口。日本袭击了珍珠港,美国向日本扔了原子弹。战后日本,包括宪法在内,一切都由美国来定。仿佛距离很近,其实谁也不会忘记历史,这种相处很奇怪。

但其实非常正常。你如果更多地了解日本,就明白,这是一个习惯于傍大款的国度。从之前的傍中国到如今的傍美国,你若真强,他就真服,然后就真的靠近你。这其中,有一种日本式的生存逻辑,也符合他的利益。而对于美国来说,自然也是利益。有这样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停在亚洲,何乐而不为?更何况,中日韩关系很好,走得很近,美国不会高;但如果真走到刀枪相见,美国估计也不愿意。因此,美国为自己的利益,也在中日韩之间玩着一个危险的游戏。但在利益与日本尽在掌握的强者心态中,日本的公然右行,美国这个价值观大国又该如何对得起自己的价值观呢?又或者,只是利益高于一切?

别人是靠不住的,还是要靠自己。

历史过去得久了,很多事儿已经模糊,今天的中国年轻人,可能想不明白,几十年前,一个四亿人的中国,为何被七千万人的日本侵略多年?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是真理。但也太空洞。前不久,翻一本书时,其中的一些数字可当辅料:1938年,日本年产钢580万吨,中国是4万吨。当年中国全国大学生4万多名,发行量最大的《大公报》不过发行8万份??这些数字,是否可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那今天,我们强大了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62759bfe4733687f21aa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