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始作俑于康熙

2022-09-17 12:1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库全书》始作俑于康熙》,欢迎阅读!
四库全书,康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库全书》始作俑于康熙

作者:叶薇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5

要:《四库全书》纂修的缘起可追溯到康熙早年,有相关文献记载为证,它反映了清代统治者一以贯之的文化政策。

关键词:《四库全书》 纂修缘起 康熙

《四库全书》是清代中叶纂修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综合丛书。它创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经数百位学者历时十年集体编纂而成,至乾隆五十四年才全部告竣,先后抄成七部,分贮于北四阁与江浙三阁,可谓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乾隆帝打着稽古右文的旗号,以行其寓禁于征的文化策略,他对我国古代典籍的保护整理之功,及其篡改摧毁之过,前贤及时彦论之已详,勿庸赘述。但乾隆纂修《四库全书》的初衷及其征集天下图书的手段,却可追溯到其祖父康熙,乾隆不过是步其后尘而踵事增华、变本加厉而已。以修书的图书来源而论,当时除了清廷内府的藏书之外,主要是各省督抚的采进本和各地私人藏书家的进献本,而这两类图书都是在乾隆帝屡次颁发圣谕的督促下征集来的,由此体现了封建专制淫威对思想文化的高压态势,而这一做法的始作俑者却是康熙,这在清代的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嘉庆年间徐锡麟、钱泳共同纂辑的《熙朝新语》(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嘉庆刻本,作者托古歙余金德水辑)卷七,就有如下一段记载:

康熙二十五年,谕礼部翰林院:自古帝王致治隆文,典籍具备,犹必博采遗书,用充秘府,益以广见闻而资掌故,甚盛事也。朕留心艺文,晨夕披览,虽内府书籍篇目粗陈,而裒集未备,因思通都大邑应有藏编,野乘名山岂无善本,今宜广为访辑,凡经、史、子、集,除寻常刻本外,其有藏书秘录、作何给值采集及借本抄写事宜,尔部院会同详议具奏,务令搜罗罔轶,以副朕稽古崇文之至意。

闰四月礼部等遵旨议覆:购求遗书,应令直隶各省督抚出示晓谕,如得遗书,令各有司会同儒学教官转详督学,及该督抚酌定价值,汇送礼部。其无刻板者,亦令各有司雇募缮写,交翰林院进呈。有愿自行呈送者,交礼部汇缴,得旨。自古经史书籍,所重发明心性,裨益政治,必精览详求,始成内圣外王之学。朕披阅载籍,研究义理,凡厥指归,务期于正。诸子百家,泛滥奇诡,有乖经术,今搜访藏书善本,惟以经学史乘,实有关系修齐治平、助成德化者,方为有用,其他异端稗说,概不准收录。该部院即遵谕行。

上述两道圣谕亦见《清圣祖实录》卷一二五和卷一二六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四月条,文字略有出入。从中可见年轻的康熙在国内政局稍为安定之际,就以发明心性,裨益政治作为搜访天下遗书的宗旨,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广大汉族知识分子的思想禁锢、巩固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因此那些与修齐治平、助成德化无关的书籍,一概被视为异端邪说而不准收录,甚至欲投之水火,予以毁弃而后快。只是当时三藩之乱初平,国内的反清斗争尚未完全平息,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7a9c5203d8ce2f016623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