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马诗14-部编版

2022-07-25 02:1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马诗14-部编版》,欢迎阅读!
下册,教案,语文,年级,马诗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六年级下册第十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1.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古诗内容。2.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分析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难点分析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情感。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

可以为国建立功业之情。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教学方法 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

验诗人一直怀有建功立业之心。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导入

(马)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马的四字词语?

马到成功、千军万马、一马当先、汗马功劳、快马当鞭、招兵买马......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教师重点指导古诗中易读错的字音,如燕山”“燕”在这里要读一声,

知识讲解 第四声是燕子的燕。 (难点突破)

3.品读第一、二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疏通古诗大意。 1)理解:A.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B.燕山:指燕然山,一说燕山。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C.钩:战场上用的武器。

2)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两两相对?这样写,看起来怎样?读起来呢?在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3赏析前两句的含义,“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读完后,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你马上要做什么。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呼喊: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品读三、四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疏通古诗大意。 1)理解:A。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B.络脑:马络头。 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

C.走:跑。快走踏清秋”“走”的意思是跑,“快走”意思是“驰骋” D。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清爽的秋天。

2)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三、借助资料,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志向。

《马诗》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沙如雪”“月似钩”“金络脑”“快走”等词语进行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当学生描绘出“带有金络脑的马驰骋在边塞战场”的画面时,再理解“何当”一词,想象渴望建功立业的马儿自知遥遥无期,尽显无奈,又寄托了无限的期盼。再让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诗人资料,结合诗人少年成名,诗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的经历,感受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 四、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他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一生体弱多病,仕途困,二十七岁卒。他的《开愁歌》《日出行》《苦昼短》等诗抒写失意之怀,


悲慨人生短促,但他毕竟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故在他的奇崛想象与延幻古怪的诗语里也有“世上英雄本无主”的英雄气概和“男儿何不帯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愿望与雄心。

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难点巩

2. 收集类似咏物诗,体会其中情感。

固)

3.说说自己喜爱的一种事物,想想它有哪些值得你喜爱的品质

总结:李贺的这首《马诗》,咏物诗,借咏叹马,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诗人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的

小结

感慨。

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1.解诗题2.读诗句3.懂诗意4.悟诗意5.识人品6.明志向7.背诗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81df2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