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 系统题一

2022-03-29 10:03: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 系统题一》,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系统,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系统题一

一、单选题

1、描写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个封建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 A《聊斋志异》B.《官场现形记》C、《儒林外史》D、《红楼梦》 2、把汉大赋推向高峰的人是()A 班固B、张衡C、司马相如D、扬雄 3、《莺莺传》的作者是()A、元稹B、李白C、白居易D、白行简 4、《赵氏孤儿》的作者是()A、尚仲贤 B、李好古C、纪君祥D、高文秀 5、道家学派开创者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好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属于的全式是:A七言体B、五言体C、四言体D、杂言体

7、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A《孔雀东南飞}B、《陌上桑》C、《古诗十九首》D_《江南》8、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歌派别是()A、茶陵诗派B、前七子C、台阁体D、公安派 9、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A、山水游记B、人物传记C、寓言体散文D、杂文 10、《从军行七首》的作者是()A高适B岑参C王翰D王昌龄

11、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A 半山体B、稼轩体C易安体D、诚斋体 12、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作家是( A冯延巳B、晏殊C欧阳修D、柳永

13、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A孟子B、子夏C、颜渊D、荀子

14、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长调的词人是()A、秦观B、柳永C、晏殊D、欧阳修 15、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A、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B、汉代末年的文学C、汉末到魏初的文学D、魏晋时期的文学 16、苏轼的号()A、子瞻B、颍滨遗老C、东坡居土D、半山 17、嵇康文学成就主要在于()A小说B、赋C、散文D、诗歌

18、南宋词坛的第一大家是()A、陆游B、辛弃疾C、李清照D、姜夔 19、《登楼赋》的作者是(A、王粲B、曹植C、鲍照D、左思

20、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 A范仲淹B、欧阳修C王安五D、晏殊

21、《漱玉集》的作者是(),A 晏殊B、周邦彦C、朱敦儒D、李清照 22、公安派核心口号的提出者是()A袁宗道B、谭元春C、袁宏道D、钟惺 23、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 A、稼轩词派B、清雅词派C、大晟词派D、婉约词派

24、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A 厉鹗B、纳兰性德C、朱彝尊D、张惠言 二、多选题

25.以下诗句属于边塞诗的()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26.清代南朱北王指的是() A.朱彝尊

B.王世贞 C.王士禛 D.朱敦儒

27、以下属于词牌名的是()A.蝶恋花 B.浪淘沙 C.浣溪沙 D.子夜歌 28、初唐的文章四友是苏味道、()A沈佺期 B、李峤C、崔融 D、杜审言

29、南宋词坛上,可以鼎足而三的大作家是()A辛弃疾B、姜夔C、陈亮 D、刘克庄 30、宫体诗的特点有(A、题材处理上的娱乐性质 B、对写实技巧的追求

C、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D、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31、属于明代吴中四才子的有()A唐寅B、徐祯卿C、何景明D、祝允明 32、属于"元诗大四家"的是()。A虞集B、元好问C、杨载D、范椁 33、《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是()A、赋B、比CD、风 34、属于江西诗派的诗人()A苏轼B、黄庭坚C、陈师道D、王安石 35、属于前七子的是(A李梦阳B、何景明C、李攀龙D、徐祯卿 36、属于韩孟诗派的诗人是()A 孟郊B、韩愈C、贾岛D、韩翃 37、东晋玄言诗的代表()A郭璞B、孙绰C、许询D、李白 38、有关《世说新语》,所说错误的是()

A、是志怪小说中的典范之作B、是刘义庆所编撰C、形成于两汉时期D、是志人小说中的典范之作 三、判断题(9

39、王昌龄和孟浩然并称王孟。( 40、《小山乐府》的作者是张可久。( 41、变文是唐代说唱文学作品之一。( 42、初唐四杰中有王维。()

43、《谏逐客书》是汉代李斯所写。( 44、院本是金元时期的小说名称。( 45、张衡写有《两都赋》。(

46、左思诗歌质朴简介、明快自然、笔力雄迈,被赞为“左思风力”。() 47、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作家是吕本中。( 四、简答题

48、解释“乾隆三大家”一词的内涵

清代中叶,袁枚与蒋士铨、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袁枚是“性灵诗派”的倡导人。袁枚主张写诗要有真个性,真感情,要写得风趣,反对在诗中滥用典故,夸耀渊博;也反对故意讲求声律而影响内容。他的诗歌理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同于当时守旧派的陈腐观点,但是脱离现实,缺少社会意义,而且容易流于圆滑。赵翼和蒋士铨的诗歌理论都和袁枚相似,认为写诗要有独创性,不能一味模仿前人。他们的诗不拘一格,有时喜欢在诗中发议论,深入浅出,清新明快 49、解释边塞诗派

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50、何为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形成了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1、何为前后七子

"前后七子"出现于明代,由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领袖,称为前后七子的十四人,标榜所谓的"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在复古的旗帜下,他们重新审视文学现状,寻求文学出路,尤其是针对明初以来受理学风气及台阁体创作影响所形成的委靡不振的文学局面,他们重新构筑文学的主情理论,注意文学艺术体制的建设,并给民间俗文学以应有的重视,反映出对文学本身一种新的理解。 52、解释“建安风骨”的内涵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53、何为辛派词人

指的是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既包括早于辛弃疾的南渡初期作家张元干、张孝祥等,也包括和辛弃疾同时或后于辛弃疾、在作词方面追步辛弃疾的作家陈亮、刘过等人。他们都以浓郁的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词风,共同促成了苏、辛词派的形成,成为词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五、论述题

54、请论述《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峰,它的艺术成就表现如下:

第一、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刻画人物时,作者善于在情节中进行细致的、富有生活真实感的细节描绘,通过人物的声容笑貌和内心活动,塑造了性格生动、人情味浓厚的艺术形象。

第二、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构造了离奇的情节,每叙一事,力避平铺直叙,尽量做到有起有伏,有变化,有高潮,有余韵,一步一折,变化无穷。

第三、语言简练、典雅、生动形象。文章不仅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白话小说的长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文章既具有文言的厚重典实、含蓄,又融入了民间口语、俗语,整体闲的活泼清新,富蕴生活之神韵。

55、论述《史记》善于刻画人物、体现人物个性的艺术特征。

1.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即通过许多紧张的斗争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物展示各自的形象,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

2.善于用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经过作者选择提炼的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人物风神和个性。 3.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4.善用“互见法”来描写人物形象,全面展示性格特征

5.通过外貌、神情描写,使人物形象具有可视性;通过对话和富有个性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 56、论述“性灵说”的主要内容

1)袁枚主张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符合自然本性就是真,从真出发,要表现真人的真性情。 2)男女之情也是袁枚性灵说的重要内容。

3)诗歌在艺术上要变,要有创造性,这是性灵说的另一方面的内容。袁枚的变与公安派的变不同。公安派主张变,但不注意继承传统,袁枚则主张在学古中求变,在继承传统中求创新。艺术表现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所以袁枚反对推尊某一种格调。

4)性灵说在审美上主张风趣。王土禛推崇的超脱情怀,沈德潜强调的人伦日用,表现在诗格中都具有庄肃的特征,而袁枚性灵说的风趣则与庄肃相对,具有轻松、活泼、诙谐的特点。

1. 提倡诗歌要抒发真人的真性灵。袁枚主张把真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也把真当作他的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也是主张性灵,主张作家要有童心,也即是真心,真是诗文的最高价值标准。2.但是,袁枚从‚真性情的主张出发,认为男女之情也是一种真性情,所以诗歌可以表现而且必然要表现男女之情,所以他为诗歌史上的艳情诗进行了辩护。公安派虽也肯定民间情歌,但对艳情诗似乎未加以肯定。3.其次,袁枚的‚性灵说还主张诗歌要变,要有创造性,这与公安排诗歌要变的主张也有相同之处。但是袁枚主张在学古中求变,在继承中求创新。公安派主张变却不注意、甚至反对学古,忽视继承传统。 57、论述“性灵说”的主要特点

①性灵说是在李贽童心说的直接启发下产生的,是当时反理学斗争在文学理论上的具体表现。 ②性灵说的提出,也是针对当时文艺上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而发的

③性灵说从真实地直率地表达感情的要求出发,在诗歌艺术上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反对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反对以学问为诗。

④性灵说由于把能否抒发真情实感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因此打破了传统的轻视民间文学的封建阶级偏见,大大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 58、论述袁枚“性灵说”的理论内涵。

1)“性灵说”是袁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他在《随园诗话》中提出的重要理论。 2)“性灵”一词的含义大致包括两个方面:性情和灵机。

3)袁枚所谓性情泛指人的各种情,但在人的各种情中,他更强调男女之情,似乎描写男女欢爱之情更适合于他的所谓性情,只要从诗人自身出发,写出个人真情实感,就是佳作。

4)所谓灵机,含义有二:其一,就诗人创作主体来说,是指天分、灵思,即诗人感受和把握现实世界形象特征的禀赋和敏悟;袁枚论诗虽特别重视天分才性,但并不否定读书积学的重要性,要求读书时要“有人”而“无我”,广泛吸取前人创作经验,以充实、丰富自己;作诗时就要“有我”而“无人”,独抒性灵,体现出个人的精神风貌。其二,就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歌来说,是指天籁,即兴到自成、作品中显现出来的灵气飞动、生机盎然的美学特征。(5)袁枚的性灵说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的“性灵说”的诗学思想,对明清浪漫主义创作风格提供了新的理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884353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