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简约 大气明丽

2022-10-09 01:06: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朴实简约 大气明丽》,欢迎阅读!
明丽,朴实,简约,大气

朴实简约 大气明丽

——“朴实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文科组小结

审视我们周围的学校课堂教学,很多教师热衷于课堂的新颖和繁华,与真实、朴素、有效的课堂渐行渐远。表现为偏离本质,课堂在弯路中游离目标,导致教学程序的繁琐、教学指令的模糊、教学主线的缺失等。追求时髦,课堂在形式中虚耗成本,导致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的繁琐和无度,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严重浪费。因此,还教学“简约而不简单”的本色,是对时下课堂浮华现象和错位之风的一种拨乱反正,是还课堂之真实性、有效性、生态型的一种教学本真的探索。

什么是简约?专家说:重点突出为简,厚积薄发为约。我们可以理解为教师对学生、教材等全方位地深入地解读,然后用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去实践,力求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平淡而不平庸”。这样的课堂才是朴实课堂。要践行朴实课堂,要明确:

一、朴实简约是一种理念。新课标提出了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教学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认识“三维”本是“一体”,有助于简化头绪、目标简明。要明确我要呈现给大家的课堂应该是清清爽爽的,听课的对象觉得舒服,不累赘。所以有专家说“构建简约有效的课堂则需要有追求简约有效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师”

1)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师要在教学总目标基础上,明确每一节课应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一堂课,能彻底解决学生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就是一堂好的课。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贪多求全,要看学生能学多少,目标不能太大,不要提空洞含糊的要求。如李美红老师《地理主观题答题的一般步骤》这节课就解决答题方法这个问题。毛东平老师的《让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就去训练学生怎样美化语言。

2)课堂设计要简约。课堂中各个环节简洁明快、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既看不到面面俱到的雕琢,又寻不见细微之处的刻意粉饰。单刀直入的导课,既节省了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刘洁老师《故都的秋》 先概括故都的几幅秋景图,再重点赏析其中的一个画面。罗丹老师的《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3)教师语言要简约。课堂中,教师语言简练,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用最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知互动、简约高效。既没有过多的讲述,更没有过多的评价,而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创造条件,引发学生间的交流、帮助、辩论与评价。教师只在关键之时给予点拨,以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点燃他们创造的火花。

4)教师指导要简约。课堂中,教师角色定位准确,该出手时才出手,真正做到了关键时候“引导而不代替,帮助而不强迫”的“助产士”角色,把更多的探究权、质疑权、评价权放给了学生。 如严丽蓉老师的引导与点拨。

5)教学媒体要简便。要让媒体为教学服务,避免浪费作秀。课件的作用是服务于教学,不应受其牵制,整堂课跟着课件走,课件不免繁多冗杂,一下课,学生留下印象的东西不多。教学媒体的“简约”,是实现“简约”课堂的“调味品”。有些老师的课堂,还是使用常规媒体来教学,有时一支粉笔、一块小黑板照样能使课堂成功、出彩。

(二)朴实简约是一种深度。简约不失肤浅,是有深度的简单。有深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简约基础上的丰满”。如果说“简约”指从目标到环节,从方法到语言都不蔓不枝,干干净净,那么“丰满”则是指在教学过程所呈现的课堂张力——思维的张力、情感的张力乃至于智慧的张力。所以,如果要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达到最有效的教学,就必须要挖得深,吃得透。当一堂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的知识增长了,情感发展了,智慧碰撞了,这样的



1


课堂才算得上是丰满的。

本次课堂展示,时时处处展现着如下特点: 1)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关注课堂实效”“积极构建民主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关注课堂生成”“正确处理课堂中的相关矛盾”„„简洁、明快的教学,给人留下好多值得细品的美丽。

2)教材处理深邃。 教师们认真地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合理剪裁,大胆取舍。能钻进文本,更善于跳出文本。既有对核心内容“重锤敲打”,也有对“无关的、次要内容”忍痛割爱,聚焦于文本的精要与核心,将学生的兴奋点引至“焦点”处,帮助学生获得思维和情感的升华。如刘洁老师的秋景图的鉴赏环节,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幅画面,鉴赏其蕴含的“秋味”。就是对教材大胆而合理的处理。肖林寒老师讲授的《牧畜林》抓住“情节的延宕”和“语言的幽默”两个重点展开。条理分明,裁剪得当。教学内容环环相扣,使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3)课堂练习要“实”。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有针对性、趣味性、层次性、发展性及人文性。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不能平均用力,要抓住关键,在题量不大的情况下提高联系的深度和广度。

(三)朴实简约是一种底气。倡导简约的教学,决不是 “偷懒”“大道至简”,它看上去是挺“轻松”,做起来却不容易。这需要教师练好自己的“内功”,不断提升和锻造自己,使自己具备深厚的学科底蕴与教学能力!

我觉得底气来自于积累,体现为大气。追寻课堂的简约朴实,必须要让自己“丰厚”起来,唯有拥有了“丰厚”的底气,才能游刃有余地营造简约的课堂。在本次活动中,有三个方面的亮点。

1)把错误当作教育资源。刘中英老师在教学内容讲授完毕后,让学生当堂练习,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她不失时机地让错误成为教育资源,以此为契机,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回顾。李美红老师在讲授答题方法时的自信,让学生体会到这类题就必须这么答才是最佳方式。都体现出教师特有的学科基本功,体现了一种师长的底气 2)教师在课堂中的“投入”与“游离”。我觉得自己一直还是比较偏向于在课堂中的投入,但听了这几节课以后,觉得教师适度的游离对于教学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如何把握好这个投入与游离的“度”呢?在这一点上,王璐老师、李玉娇老师就做得比较好,几个简要的环节,不枝不蔓,简洁明丽。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既让教师融入到课堂中去,感受到学生学习的真实想法,与学生打成一片,又不让人觉得教师高高在上,脱离学生,把课堂上成教师的说教课、表演课,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带领学生前行。 3课堂的“放”“收”放,则课堂讨论热烈,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能得到训练。收,有时则让人觉得课堂沉闷,学生学得按部就班。毛东平、刘洁两位老师的课时训练我觉得“放”得有序,“收”得自如。毕竟学生的思维培养,应成为课堂追求的目标之一,知识其实还是其次的。

林华民先生在《做一流的教学能手》一书中认为,如果一节课需要教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少,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说的话越来越少,需要教师“教”的学生越来越少,那么这样的课就是简约的课,就是好课。我们需要的是朴实的简约的课堂,需要的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课堂。

高尔基说:“简约是智慧的灵魂,任何一朵花都不会因为多了一瓣显得更美丽。让我们的课堂不断从稠密走向疏朗,从繁琐走向凝练,从浮华走向恬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真正盛开朴实简约之花吧。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94f2dbfad6195f302ba6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