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滨逊漂流记》带来的社会思考

2023-01-17 10:2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鲁滨逊漂流记》带来的社会思考》,欢迎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带来,思考,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带来的社会思考

作者:付露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3

【摘 要】《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创始之作。由于该小说主题的普遍性,以及小说同时兼有现实层面和幻想色彩、表达了丰富的物质意义和社会意义,得以长盛不衰。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孤独感;独立人格 一、笛福和《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59岁那年读到一则海员在海外荒岛上生活五年后获救的新闻,笛福对他进行采访后对故事进行丰富的想象加工和情节渲染,迅速创作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讲述了鲁滨逊282个月零19天的奇迹自救经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表面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自救神话,但作品反映了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发展状态和清教深刻的宗教影响,探寻了人们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寻找心灵救赎,人性如何获得解放,在解放的过程中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应当如何维持和探索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乐观主义。小说集现实与奇幻、宗教意义和社会意义、精神引导和思想启发于一身,蕴含着丰富的研究价值。

二、《鲁滨逊漂流记》带来的社会思考

(一)从《鲁滨逊漂流记》分析当下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孤独感。2012621日傍晚18时许,西安市中心繁华地段,一名20多岁的女生仅因与一中年男子碰撞而发生口角,就被该男子残忍砍杀。后据新闻调查报道,监控显示从碰撞到发生惨案,一共只有31秒的时间。在警方确认嫌疑人并无精神异常情况之后,不少人同笔者一样重视分析嫌疑人的心理问题,而笔者也发现,不少人的分析结论都与一个问题有关,即社会孤独感。

在《鲁滨逊漂流记》的原型故事中,经历了5年荒岛生活的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在被抛弃在荒岛上的时候,他的实际遭遇并没有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如鲁滨逊一样积极、乐观、顺利;最糟的时候,由于恐惧和孤独的折磨,甚至会抓狂、空虚、焦躁到无法控制。但在小说中,发生的是完全相反的事。鲁滨逊把自己的灾难变成了成功的动力,他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凭借惊人的勇气和强大的智慧,创造了自己的土天堂。尽管笛福本人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就给自己定位了一个与社会时代分离的、孤独的形象,他却仍然赋予作品以积极的希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是一个大的整体,每一个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与之无法彻底断绝联系。当由于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不断与社会这个整体分离的时候,人的心灵就如同置于一片荒岛。此时此刻,人们就被迫注意到了自己的孤独感。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正视这种孤独感和分离的状态,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一些背离正常的疯狂行为,对周围都充满了敌意和焦躁,会怀着巨大的仇视态度不友善的看待周围的一切。

(二)从《鲁滨逊漂流记》看拼爹时代下独立人格的探求。鲁滨逊的毅力几乎是超乎人们的想象,在最初的几年里,鲁滨逊没有助手,没有像样的工具,没有完善的条件,几乎做成任何意见小事都要花费他很多的时间很大的精力。但鲁滨逊从来没有失望放弃过,始终对于做成一件事有着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在发现费了半年的艰辛劳动做成的小船无法运到海边去投入使用时,他放弃并又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在离海边近的位置上又造了一只。在其他方面,无论是种粮食,还是做雨伞,无论是建房屋,还是缝衣服,尽管对于任何一件小事的完成都数以年计,艰难无比,但他通过发现自己无穷的智慧、通过不断的劳动和耕耘,在28年里创造了无数奇迹。

201010月,河北大学一起撞人事故火了一个官二代我爸是李刚的嘹亮口号。之后各种靠着父辈能力来解决问题的年轻一代引发的新闻讨论越来越多。拼爹时代应运而生。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当今社会,贫富差距的直接体现是子女的贫富差距,这样的差距直接造成了子女们比拼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更有钱有权有门有地位。当势单力薄的受害者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位高权重的害人者利用钱权逍遥法外;当工人家庭出身的一流学生怀着真才实学被暗箱操作导致落榜,当公务员家庭出身的三流学生拿着通行证经过暗箱操作直接上岗……且不说这样的不公平,这样的情况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后者的家庭好,后者的爹牛,自己的爹不行,所以才造成了最后的结果——这就是拼爹时代最严重的伤害,不公平是表层,最严重的后果是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意识,让人们的思想从依靠自己的真正实力依靠自己的爹的实力转变。而这样的思想,极有可能代代相传,如此往复,后果严重。

在《魯滨逊漂流记》的一开始,就有一段鲁滨逊的父亲规劝儿子不要去海外谋生的话:就我的社会地位而言,正好结语两者之间,即一般听说的中间地位。从他长期的经验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这种中间地位也最能使人幸福。但鲁滨逊却对生活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他有自己的理想和目的,不想被安排,也不想被定义。他要通过与各种困境的较量来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能力以及个人的生存实力。在小说中,这种通过自身劳动和个人奋斗精神去自由竞争来获得成功和发展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清教的思想影响。新兴资产阶级通过逆境挑战不断得到精神满足和进行无止境的追求。回到当下社会,我们更应该去冷静思考,如何在拼爹时代,去创造一个具有独立品格的社会。 三、结语

笛福创作的年代距离我们已十分久远,其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宗教背景与我国当下社会也有一定差距。但当我们审视当今社会的种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依旧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警示我们对当下社会发展的认知要不断进行更新和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M].郭建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6. [2] 刘意青,刘阳阳.插图本英国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3] 李维屏等.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五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 [4] 王守仁,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

作者简介:付露(1988.09- ),河南卫辉人,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c8d0a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