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教学设计

2022-03-21 18: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案例,上册,教学设计,人教,集合

互联网+”视域下小学课堂双师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集合》

教学思路:运用“LS创新模式”,借助国家教育资源平台,播放微视频中美术课上不同颜色的圆重叠变化情况,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具准备:名字磁扣、磁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在房间里,房间里却只有三个人,这是为什么?


2、播放微视频,介绍美术中不同颜色的圆重叠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为集合思想的使用价值铺设生活背景,感受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二)探究新知

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级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课件出示第104页表格)

1、提问:你从中能获得什么信息?想提出什么问题?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3、汇报交流。

4、为什么有不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发现?

5、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既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人参加比赛的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经历集合思想形成的主要过程,感悟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

6、小组合作,尝试用连线、画图、重新排列等方法解决问题。 7、汇报交流,优化方法。教师介绍韦恩图。 这个图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 同桌互相说说并画一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韦恩图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加强对集合思想的理解。


8、请你列式计算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①算法19+8-3=14(人) ②算法26+5+3=14(人) ③算法39+5=14(人) ④算法48+6=14(人)

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解释一下。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算法,你觉得哪种比较容易理解。把你比较容易理解的那种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一下,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弄清重叠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完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第105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练习题各有侧重,围绕着集合思想的感悟,理解和运用进行。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都很出色,谁愿意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用今天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cabfe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