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放翁家训·序(节选)》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2022-07-14 09:0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陆游《放翁家训·序(节选)》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欢迎阅读!
家训,梦得,节选,陆游,石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①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②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③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已大坏。厌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堕厥初。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注】①太傅: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夫哉!

治生非必蝇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而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载令闻 令:美好 B.革带敝 敝:破旧 C.厌藜藿 厌:满足 D.毋使仓有告匮 匮:缺乏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辱先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积钱累月乃能就/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有陷于危辱之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贫穷至而廉耻不顾/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B.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C.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D.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10.下列句子全都符合陆游所说“常成于困约”的一组是


①东徙渡江,夷于编氓 ②终身未尝为越产 ③旧庐一椽不可加也 ④革带敝,以绳续绝处

⑤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 ⑥沦于市井、 降于皂隶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陆游缅怀了旧时家风,针对当时有族人贪图享乐的现象,表达了对家风难继的忧虑。 B.叶氏家训告诚族人应该节制欲望,谦逊恭谨,修身养性,以利于守家治生。

C.陆氏家族复兴,缘于坚守家风;叶氏族人以先祖中的土农工商为榜样,各安其分。 D.陆文借祖先的实例阐明家训的主旨,叶文通过假设来论说不善治生的危害。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4)

(2)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4)

13. 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3) 【参考答案】 7.C 8.B 9.A 10.B 11.D 12.8

1)如果家里有人稍微改变他的旧制,(太傅)就不高兴。 2)更何况有难以说得尽的灾祸,这难是善于治家谋生吗? 13.3

陆侧重有气节、道义,叶侧重做世人治生表率。 两人都认为要节俭,不能营营逐利。 【参考译文】

我们陆家在唐朝做过宰相的有六人,个个廉洁正直,忠诚孝顺,世代盛传美名。后来不愿贪图富贵屈膝待奉伪朝,恐有辱先人,于是开始弃官不作,举家南迁渡过长江,从此沦为一般平民百姓。尽管如此,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家风从未丢弃,且仍以忠诚、守信著称乡里,家法很严,这种状况一直不曾改变。宋朝建立,天下实现了统一,陆氏家族又开始兴旺起来。此后百余年间,文豪名儒相继出现,或位列三公,或官拜九卿,子孙也都致力于仕途或潜心于治学,代代相承,从此,又成为宋朝世家大族,可以说是昌盛无比了。

然而我对此深有恐惧。天下之事,常常是在贫困俭约中成功,又在奢侈腐化中失败。我很小时,父亲曾严肃地对我讲起先祖在朝中为太子太傅四十余年,终身未曾积累更多的财产。家里人在生活上稍稍要改变一下,他就很不高兴。他的夫人去世时棺木仅上了一道漆,他四次结婚,都没有追求大家显贵之人。晚年回到鲁墟老家,还住原来的旧房子,一根椽子也没有再增加。

祖父楚公年轻时尤其贫苦,皮带旧了坏了,就用绳子接上。祖母秦国夫人曾经做了一件新袄,积攒线布材料几个月才做成,有一天被菜汤弄脏了,以至于哭泣不吃饭。姑姑嫁到石家,回娘家时,看到饭里有蒸饼,连忙站起来致歉说:“我糊涂了,不知道是谁过生日?”左右的人偷偷笑了。祖父叹息说:“我们家从前,连续几天喝稀饭,过节或过生日时才可以吃上蒸饼,你们这些孩子怎么知道呢?”这时祖父已经富贵了,但是以喝稀饭吃饼为稀奇,才这样的愀然叹息。


我出生较晚,听到的事情很简略,但是比我更小的,恐怕更听不到什么了。原来好的风俗现在已经变坏,讨厌粗茶淡饭,羡慕美味佳肴,且常常讳言前代祖先的事。不知祖先的事,又不能恢复旧日风俗,就有可能招来危险和羞辱,以至沦为市井小民,或降身为奴仆。回想从前祖先们父子兄弟一起住在鲁墟,死后安葬在九里,安心于农耕植桑,真是一辈子也不感到惭愧后悔啊!

哎呀!做官做到公卿,这是命;退职为农,也是命。像那些屈节以求富贵,违背道义以求取利益,这是我们家深以为耻的。子孙们戒之,不要违背初心。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出门劳作,回家休息,这是农民的生存之道;在店铺里做工,这是工匠们的生存之道,买卖通有无,这是商人的生存之道,点灯苦读,这是读书人的生存之道。然而,读书人是四类人的首位,尤其应当发愤做表率,效法古人“体天地、育万物”的志向,现在一个生存之术不能办到,怎么称得上大丈夫呢?

治生不一定要蝇营狗苟、随意向人求取的意思。如果于己有利却妨碍别人,不光是明着有社会舆论,暗着有鬼神把控,于心不安,更何况有难以说得尽的灾祸,这难是善于治家谋生吗?

节俭是守家的第一要务。所以日常费用,全都要以节省为本。宁可使家有盈余,不要让粮仓空匮。而且奢侈之人,一定会损耗精力神气,欲望强烈意气自满,贫穷到不顾廉耻。节俭就是这样不可忽视。

(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ebb6ed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