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仪式过程理论”的效度——以呼和浩特地区的两个仪式为例

2023-02-05 21:2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反思“仪式过程理论”的效度——以呼和浩特地区的两个仪式为例》,欢迎阅读!
仪式,呼和浩特,反思,过程,两个

Reflection on the Efficiency Level of Ritual Process Theory--As an Example of Two Rituals in Huhhot



作者:李旭东;丹珍央金

作者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页码:22-27

年卷期:2017 3

主题词:仪式过程理论;过大年仪式;十二岁生日仪式;亲属称谓制度;现代仪式变迁



摘要: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过程理论在面对中国现代仪式时,其解释力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中国社会中,亲属称谓制度等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关系构成元素。现代仪式不可能打破原有的亲属称谓和亲属关系,而进入到一种特纳所言的无区别的"交融状态",其原有的社会关系仍然在仪式中存在,仪式主体并没有进行"结构性隐身",其地位、身份、等级、角色仍然未变。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介入、市场资本的渗入、国家及地区之间互动程度的加深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新等具有现代性意义因素的影,现代仪式的性质和意义相较以前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仪式在形式、性质和意义上都发生了变迁。因此,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社会的特性批判性地对待西方的理论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f46fee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