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五言律诗《岁暮》赏析

2022-08-26 23:0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的五言律诗《岁暮》赏析》,欢迎阅读!
岁暮,律诗,五言,杜甫,赏析

杜甫的五言律诗《岁暮》赏析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赏析】

杜甫在梓州时,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其间以前到阆州,却又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忧国忧民的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自述自身经历。临近年关,诗人还在异乡漂泊,这时又听到战乱的消息,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作者心情极其沉痛。颔联写战争,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颈联先写战争的惨烈,表达对朝廷无人请缨杀敌的担忧。

尾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一问一叹,表达报国无门的苦闷。面对“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的局面,杜甫胸中涌起了报国激情,他说,国家危难时,我拯救国家于生死存亡之际,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我只会奋不顾身,投入到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只可惜,作者空有报国热情,却无报国机会,只得感叹“寂寞壮心惊”!“寂寞”、“惊”等感情字词,都是作者此时的内心写照。“寂寞”二字,不仅写出诗人独自客居阆州的寂寞,还写出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的空落之情。诗人写这首诗时,已经五十二岁,已过天命之年,可作者报国之心始终都是鲜活


的,他自称“壮士”,以表明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最后一个“惊”字,既写出作者听到外敌入侵的消息后的心惊,也写出“寂寞壮士”报国无门的愤慨。 扩展阅读:杜甫的诗歌成就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许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长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淌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扩展阅读:杜甫的诗歌风格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fdf61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