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口语训练中的应用

2023-05-11 15:5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维导图在口语训练中的应用 》,欢迎阅读!
语训,思维,应用,练中的

思维导图在口语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杨锦瑛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9年第7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有如下表述:“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语言情境和不同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够辨识、分析、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这表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的学习和训练内容较少,忽视了语文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语言工具”的作用,直接导致了学生“不想说”“不会说”“不敢说”的表达困境。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思维工具,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的思维整合和筛选的科学方法。它由一个中心点放射性地展开多条线,每个关节点又会成为下一个中心,并且以图像与文字的形式展现出主题与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使一个问题向横向纵发展铺开。思维导图运用图文,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掘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1.思维导图应用于演讲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演讲的类型大体有如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班级活动中经常需要使用的演讲方式为背诵式演讲和提纲式演讲,如自我介绍、学生干部竞选、课堂活动展示、主题演讲活动等等。相比较而言,提纲式演讲是一种更加合适的演讲方式。演讲者只须把演讲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按照提纲形式写出来,就可借助它进行演讲。使用思维导图将演讲的主要观点、论据、结构层次等用简练的句子排列出来,作为演讲时的提示,可以帮助演讲者明确演讲的目的,选取恰当的主题,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另外还有助于克服胆怯心理,把握好演讲的情感基调。

2.思维导图应用于讨论

讨论是人们围绕某个话题各自发表意见的一种平等交流的方式。通过讨论可以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开阔思路,集思广益,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归纳总结出所讨论问题的答案。讨论是课堂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几乎每一堂语文课都离不开讨论,而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使课堂讨论更加高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提到的口语交际,不仅包括口语表达能力,也包括“听”的能力。“听”和“说”同样重要。口语交际重在交流,如果不能通过“听”很好地理解他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那么“说”也一定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思维导图在讨论中可以应用在“听”和“说”两个方面。就“说”而言,讨论中的小组发言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个“小演讲”,事先准备好用于发言的思维导图,能帮助理清思路,有助于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与演讲不同的是,讨论具有交互性。个人的发言结束后此次交流并没有终止,其他小组成员会根据发言发表反对或


补充意见。此时,可在原有的思维导图基础上根据他人发言进行添加或修改,以便于二次或三次发言。

在他人发言时,可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听”话。可以在他人发言的同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简单快速的记载,理清发言人的思路,记录下主要内容,快速理解发言者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接纳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的好习惯。

另外,也可以在小组讨论时安排专人用思维导图记录,随时修改和增补新内容,将小组的讨论结果汇总在一张思维导图中。运用这种方式,可加快讨论的进程,节约课堂时间,使课堂讨论变得高效。

3.思维导图应用于作文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训练思维的工具,运用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起到理清思路、梳理脉络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作文的大致框架,在写作时更加游刃有余。在书面作文之前,可以增加口头作文环节,先构建思维导图,然后口头表述自己的作文思路,起到训练思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例如以下作文题目:

最近,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的一篇关于“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的文章在网上热传,他根据自己孩子的阅读实践,提出“传统的四大名著中暗含阴谋、暴力、虚幻等元素,会对孩子的人生观塑造产生不良影响”的观点,呼吁家长将“四大名著”从孩子的书架上拿下来。这个话题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四大名著”到底适不适合孩子阅读?对此你持什么观点?请据此写一篇作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对阅读“四大名著”持支持态度,绘制出如下思维导图:







通过上面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轻松地整理出写作思路,理清中心论点、分论点及文章的主要框架。对照思维导图,可以将作文用口语表达出来,如:“我的作文的中心论点是含有阴谋、暴力、虚幻等元素的‘四大名著’依然适合孩子阅读。第一个分论点是从作品本身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四大名著’中虽然有一些负面消极的内容,但是作品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而且其中的负面内容并不是虚构夸张,而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我的第二个分论点是从阅读对象的角度出发……”在最终下笔成文之前,通过思考整理出思维导图,完成抽象的思维到具体的图形的转化,再通过口头语言的表达完成从图形到语言的转化。在此过程中,作文的框架经过两次打磨,最终完成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化。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更好地组织语言,理清思路,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摆脱“不会说”的困境。同时,变得“会说”的学生也能战胜自己的恐惧心理,由“不敢说”变得“敢说”,增强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由“不想说”变得“想说”,实现能力的提升,自我的突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1027ba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