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师课吉春亚《陀螺》 何捷《写日记》有感

2023-01-19 01:3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听名师课吉春亚《陀螺》 何捷《写日记》有感》,欢迎阅读!
吉春,陀螺,有感,名师,日记

听名师课吉春亚《陀螺》 何捷《写日记》有感

张小花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交流了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课堂和名师的课堂进行了一个对比,可见她是一位善于学习的老师。其中,她提到两位老师都紧扣语文要素,紧紧围绕目标而展开。毋庸置疑——

一、这是两节目标意识很强的课

我们都知道: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吉春亚老师非常清楚自己的每一节课要干什么。这个单元语文要素一是: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要用三篇课文来达成这个语文要素,就需要将语文要素进一步细化成各课的教学目标。从她的课前复习环节,我们不难看出,前两课的教学她重点在解决“批注的角度”和“批注的位置”这两个问题,那这节课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个完整、系统的批注实践。同时,渗透单元语文要素二: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整堂课,所有的环节都是围绕这两个目标来展开的。通过我们以前的实践和学习,可以发现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课后题又是相辅相成的,刚才石佳老师也提到了。目标达成,课后题就解决了,课后题解决了,目标也就达成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在将语文要素细化成教学目标时,不妨也像吉老师这样,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以课后题为切入点来制定我们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何捷老师的《写日记》也是这样。在他心中已将目标进行了分解,细化,整堂课是一个梯度的、爬坡的过程。



张小花老师从两节课中还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是我们的教学任务。的确,哪里有兴趣,哪里就会有记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构建课堂,从学生的表现来生成课堂。所以——



二、这是两节以生为本的语文


他们充分尊重学生的发现和思考,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甚至是互助的一个模式。

如吉老师在板书时,并没有以自己的答案为最终答案,而是让学生来评判、来选择,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答案被老师写在黑板上时,那种欣喜和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孩子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在此时,在老师的尊重和肯定中悄悄地萌芽了。

何捷老师的课则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的。老师和学生是伙伴关系、是朋友关系。他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其中不乏幽默的、智慧的语言。比如“跟着老师抄日期,这是赠送的。”再比如“我们绝对不能输给一条鱼”等。从而引领学生由一句话到一段话,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整堂课对孩子们来说,不像课。更是一个游戏,一个真心话大冒险游戏孩子们沉醉其中,享受着第一次写日记的带给自己的快乐。小学的语文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系统识字、第一次规范写话、第一次写日记、第一次深入阅读等。作为老师,我们要重视孩子们每一个第一次的体验,面向全体,从兴趣出发,奠定语文乐学的基础。

两节课,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扎实,他们不是一味追求活动的热闹,而更注重了课堂的实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219798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