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对联的寓意是什么

2022-09-14 05:0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节贴对联的寓意是什么》,欢迎阅读!
寓意,对联,春节,什么



春节贴对联的寓意是什么



为春节增加喜气的气氛。春联都是红底黑字或者红底金字,加之各种纹饰,符合新春的喜庆和欢快,为春节增加了喜庆的气氛。

表达美妙的祝福和愿景。春联中的纹饰,如鱼,寓意年年有余;美妙的语言,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天地福满门”等美妙的(祝愿语)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妙渴望。

民间说法有避凶免难的作用 。这一说法来源于“年兽”的(传奇)据说年兽怕红,于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就是为了驱除年兽,因此贴对联的习俗流传至今,表达了人们避凶免难的愿望。 春节贴春联由来

春联一开头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奇,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常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特地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化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




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消失,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消失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春联。 春联的起源

第一个版本:《论衡?订鬼》引《山海经》说:在茫茫的东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片桃树,桃林中有一颗特大桃树,树枝盘曲3000多里,在桃枝疏稀的地方有一个大树洞,里面关押着成千上万的鬼,树洞的大门叫做“鬼门”,天下全部的恶鬼、善鬼都是从这里进进出出,承受检查。但凡善鬼就放行出去,但凡恶鬼都要关进来。

在那颗特大桃树下有间青石屋,屋里住着两位神,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磊,他们是两兄弟,特地负责把守“鬼门关”,是对全部的鬼进展检查、看管的神。哪个恶鬼胆敢作恶,他们立刻将其用苇索捆绑起来喂老虎。 一天,有个鬼母领着一大群小鬼半夜里偷偷前来营救关在桃树洞里的众鬼,两兄弟听到有异样的声音,便赶忙抓兵器,谁知这兵器被小偷偷走。兄弟俩大怒,情急之时各顺手折了一根桃枝,向众鬼头上打去。说来真怪,一根小小的桃枝一触到鬼的身上,它们马上像被点击似的瘫软在地上,那凶悍无比的母鬼也老狡猾实的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手下的一个个“兵”被抓进树洞,最终连自己也被重重的扔了进去。这桃树洞竟然像铜墙铁壁一样牢不行破,难怪里边数以万计的鬼怪一个都逃不出来。




于是人们知道了桃木驱邪制鬼的特异效用,知道了神荼,郁磊是众鬼的克星,也知道了用桃符来驱伏鬼魅。到了后来,桃符不断标准化,演化成为用于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

其次个版本是源于画上或贴上唐代大将秦叔宝、尉迟恭的画像。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呼号,把这事告知群臣。秦叔宝主动恳求由他和尉迟恭披挂整齐,“武装”把守在门外,以防鬼魅作怪,太宗准奏。当天夜里,秦、尉两人在太宗龙宫门外站了一夜,果真没事。太宗非常快乐,但他考虑到也不行能每天都让秦、尉两将军来为自己“把门”驱鬼,便想出一条妙计:命令画工给他二人画像,然后把他们的画像挂在宫门左右。

自此以后,太宗再也没听到门外有鬼魅呼号了。唐宫这一习俗传到民间,便有了沿袭帖门神这个习惯。

后来,用的画像多了,画像又不简单,人们就想起了以名代像,把神荼,郁磊或秦叔宝,尉迟恭的大名写在桃木板上悬挂在门两旁,这就初具对联的形式了。在后来,又有人觉得写那几个名字不如写点喜庆的话好,于是由过去的描绘图像或写他们的名字变成书写降祸祈福的吉利话,进而又进展成为写两句对偶的诗句。于是便产生了所谓的“桃符诗句”,有的也叫“楹贴”。这种题桃符在楹联,便可以说是春联的雏形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4c4c92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