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诗歌《乌鸦》中的哥特式体现

2023-01-15 05:3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伦坡诗歌《乌鸦》中的哥特式体现》,欢迎阅读!
伦坡,哥特式,乌鸦,诗歌,体现

[摘要]本文以美国哥特式文学的开拓者与大师,埃德加·爱伦坡的著名诗歌《乌鸦》为例,通过对诗歌意象塑造因素:人与物的塑造、场景设置、 问答设置;写作手法中的:象征、韵律与节奏、措辞特点的分析,论证哥特式风格在作品中的成功运用与重要作用。 [关键词]《乌鸦》,哥特式文学 埃德加·爱伦坡

哥特式文学首先盛行于1819世纪的西方世界,旨在描述发生在充满神秘与恐怖氛围中的传奇经历。许多学者认为,哥特元素大都运用于小说创作,而诗歌则由于受到情节、节奏与韵律的限制而缺少叙述哥特故事的基础条件” (Tzvetan 25-26)。但部分学者则坚信哥特元素不仅存在于小说中,在诗歌当中亦可以分外活跃(刘守兰:55。作为美国哥特文学大师与先驱,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以及他的诗作都充满了哥特式的神奇色彩。但是大多数学者仅将研究聚焦于其短篇小说中的哥特研究,而忽视了该元素在其诗歌中也存在的现实。 一、爱伦坡所持的哥特式文学理论

爱伦坡对美好事物的凋零有着强烈的迷恋。追根究底,这还源于他儿时的丧亲之痛,与中年的丧妻之痛。而已逝女子的影子常在他脑海里盘旋,引领他在诗歌王国里翱翔。哥特式风格又恰如其分地被其用于诠释他心底深处的恐惧与压抑。 众多作家在描写恐怖情节时,常对外部环境进行大力渲染,而他则更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雕琢。他深信诗歌的最好主题是死亡,尤其是美丽尤物的死亡,将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具诗意的主题(Poe133-140。他用诗歌践行了自己的写作原则,并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种哀伤的美丽。为更清晰地展现爱伦坡的哥特式写作风格,本文将以《乌鸦》为例并诠释其中所蕴含的死亡之美与哥特式元素。 二、意象塑造 1、人与物的塑造

《乌鸦》塑造了两个重要形象:年轻男子与乌鸦。悲伤的男子刚失去他最爱的女子,他企图沉浸于书以忘却伤痛,但一切都是徒劳,他越看书,越被寂寞与悲痛侵蚀;而象征死亡与不祥的乌鸦却在午夜,飞入这间男子曾常与故去情人蕾诺相会的小屋。此外,诗人还塑造了两个对诗的主旨起重要作用的意象。其一为黑色,纯色调可使人产生快乐或抑郁之感(朱立元:489-490。诗中所连续采用的黑色背景,可使读者感到压抑,从而感受男子心底的恐惧与悲痛。

诗中反复出现的永远不再亦可看作一种特殊形象。除该词的原意外,它还具有象征意义。在乌鸦出场时,悲伤的男子问它叫什么名字,乌鸦的回答就是永远不再但当主人翁向乌鸦询问是否有良药以消除他心中对蕾诺的思念时,当他想知道是否能与蕾诺在遥远的天堂再次相会时,以及最后要求乌鸦离开小屋时,乌鸦都是通过永远不再作答,也正是这个词,使得男子陷入永恒的悲痛深渊。 2、场景设置

读者可在开篇看到一幅夜半三更的凄厉画卷:

阴森的气氛,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神秘而忧郁的男子,不祥的乌鸦……在阴郁而寒冷的午夜,除寒风的呼啸声与男子翻动书页的声音,周围的一切均可谓万籁俱寂,屋外的世界在夜的面纱笼罩之下,而屋内的狭小空间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忽明忽暗,突然一阵短暂的敲门声在他房门上叩响,但当他打开房门查看时,却不见敲门人,只有无情的黑夜与肆虐的狂风。然而,当他回到屋内,之前的敲门声却再次响起,乌鸦在这时飞入他的房间,并栖息于他房门之上。

但为何选择午夜作为故事发生的时间?午夜意味着恐怖与神秘,各种幽灵与魔鬼总在此时出没。这种令人发怵的氛围,为乌鸦的出场奠定了基调。诗人将故事设置在一所幽僻而狭小的屋子里也是别有一番用心。首先,狭小而封闭的空间对构建孤僻而隔世的哥特式恐怖气氛有着绝对的帮辅作用。第二,小屋正是两位情侣的爱巢,这个屋子依旧如此,然而曾经的欢笑


却随着女主人的香消玉殒而一去不返。男子守着物是人非的屋子,睹物思人,是何等的悲伤。如此设置场景会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使读者对男子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3 问答设置

乌鸦用永远不再回答了男子所提的所有问题,而乌鸦的每次回答都给予男子不同的心理感受。

在每次提出问题而都得到相同答案之后,男子意识到乌鸦给的回答将永远是消极的永远不,但他却反复地提着问题,幻想着能得到让人满意的答案。早已注定的否定答案使男子遭受到的折磨愈加严酷。从第一个问题到最后一个,爱伦坡将问题的强烈程度由弱到强进行了精心地设计。使得读者越读就越能感受到气氛的恐怖,与此同时,这些问题还带领着读者去解读主人翁的内心世界。哥特式文字的魅力在愈来愈深的恐惧感中慢慢绽放。 三、写作手法 1、象征

为创造神秘而恐怖的氛围,坡大量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夜半的敲门声象征着鬼魂或者超自然能力。根据古老的传说,只有鬼魂或神秘力量才会在可怕的半夜敲响人们的门。当诗中的男子开启房门,除了无垠的黑夜就别无他物。当他在黑夜中呼喊已逝爱人的名字时,黑夜以回声的方式呼应着他的呼唤。黑夜不仅仅代表男子内心的惊恐,更象征着他对深爱之人不可复回的深深绝望。 门,既是荒野与室内文明的边界,亦是非理性与理性的分界。雅典娜神像代表着智慧与理性,而象征着死亡,鬼魂,噩梦,魔鬼,黑暗与孤寂的乌鸦却始终栖息在神像之上。乌鸦的统治势力随着男子的提问逐渐扩张,直至它的阴影笼罩了所有其它象征。 2、韵律与节奏

奇特的韵律与节奏使《乌鸦》成为最经典的作品之一”(Walkerim 140-141)。韵律与节奏作为该诗最重要的写作技巧,为其成功构筑了哥特式的恐怖基调。 本诗所涉及的韵律主要有头韵,中间韵,与尾韵。而尾韵作为诗歌中最常用的押韵方式在《乌鸦》中可谓通篇可见。语音/ /是最常用的元音,在诗中:lore, door, more, Lenore, nevermore…等词汇都讲述着同样悲凉的主题,其中尤以“nevermore”作为全诗的诗眼,将整个基调引入阴郁之中。“/ /”“nevermore”仿若丧钟一般将男子推入苦闷的深潭,同时预示着死亡的不可规避性。

而节奏也在本诗的音乐感与恐怖氛围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诗歌的节奏即诗歌的抑扬顿挫与舒缓疾促,是诗人根据诗的内容对语言进行精心安排而成,可加强整首诗的音乐感。 英语诗中主要有四种节奏,即长短格,抑扬格,扬抑格与抑抑扬格。本诗所用的最主要节奏方式为扬抑格,即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重,后者为轻。 采用扬抑格为全诗带来了相对的稳定感,这与诗中对恐怖词汇的连续使用形成强烈对比,化与加强了紧张而惊恐的基调。 扬抑格仿佛人的呼吸,让整首诗富有动感与音乐感。使用扬抑格也正符合男子逐渐变化的心理状态,即从最初的镇静到后来的恍如梦境一般的状态。忽强忽弱的节奏被系统而有序地运用,读者亦见证了主人翁的内心情绪慢慢升上幻想的巅峰,继而跌入幻灭而悲痛的谷底。着节奏的变化,读者可看到男子从幻想到悲痛最后到绝望的过程。

除象征,韵律与节奏之外,诗人为营造特殊的艺术效果还大量引用了古老神话与经典传说。此外,他在措词方面也有诸多讲究。如此一来,一首美轮美奂的哥特式诗歌才得以诞生。 结论

哥特式文学有许多无法被其他文学流派所取代的显著特点,是向读者呈现主人翁内心悲痛与忧思的最好方式,且哥特式风格能更好地在对夜晚与周遭环境的刻画中融入恐怖的元素。为美国哥特式文学的开拓者,爱伦坡很好地对主人翁发狂的内心状态进行了惟妙惟肖地塑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51f0d5284ac850ac0242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