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名词解释

2022-12-07 20:4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管理 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财务管理

名词解释 第一章总论

1.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加用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其中,资金的运用及收回又称投资。从整体上讲,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日常资金营运活动和分配活动。

2.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目标一般具有战略稳定性、多元性的特征。

3.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的各种条件。它包括经济体制环境、经济结构玩意、财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等。

4.财务分层管理体系,是指当企业采取公司制组织形式时,股东大会、经营者(董事会、总经理)、财务经理三者分别按自身的权责,对某一财务事项分别就决策、控制及监督三者形成相互制衡的管理体系,它包括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财务经理财务。 5.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第二章财务观念

1.时间价值:是货币时间价值的简称。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的拥有者因放弃对货币的使用而根据其时间的长短所获得的报酬。

2.风险收益均衡观念:是指风险和收益间存在一种均衡关系,即等量风险应当取得与所承担风险相对等的等量收益。风险一收益均衡概念是以市场有效为前提的。 3.成本效益观念:是指作出一项财务决策要以效益大于成本为原则,即某一项目的效益大于其所需成本时,予以采纳,否则,放弃。

4.复利:是一种本生利、利也生利的计算方法,按照国际惯例,不论是投资、筹资,还是存款、货款业务,若时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通常均按照复利计算利息。 5.年金:是指时间间隔相等(一年、半年、一季度等)、收入或支出金额相等的款项,折旧、利息、租金、保险费等通常表现为年金的形式。按照收付的时间和次数的不同,年金一般可分为“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四种,无论哪种年金,都是建立在复利基础之上的。

6.年偿债基金:是为在未来某一时点偿还一定数额的债务,现在应存入多少钱,它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

7.公司特有风险:又叫非系统风险或可分散风险,它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这类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即发生于一家公司的不利事件要吧被公司的其他有利事件所抵消。

8.市场风险:又称系统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公司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这类风险涉及所有的投资对象,不能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或减轻。 第三章筹资管理(上)

1.筹资:是筹集企业所需资金,严格地说,它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本(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企业所需资本(金)的财务行为。

2.股权资本:是企业依法筹集并长期拥有、看顾主支配的资金。我国企业股权资本,主要包括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可分别划入实收资本(或股本)和留存收益两大类,它是出资者投入企业的资产及其权益准备,是一种高成本、低风险资本。

3.负债资金:又称借入资金或债务资金,是企业依法筹措并信纸使用、按期偿还的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种贷借款、应付债券、应付票据等内容。它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

4.内部筹资:是指企业从内部所筹集的资本,它主要表现为内源性的资本积累,如内部留存和折旧。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优序理论和多数企业筹资实践看,内源筹资是企业筹资的首先。

5.短期资金: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金,它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性的资金周转需要而引起的。短期资金主要通过短期借款、商业信用、发行融资券等方式来筹集。短期资金的还本付息压力大,成本相对较低,有些则是免费资金。 6.销售百分比法:是根据销售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关项目间的比例关系,预测资金需要量的方法。该种方法有两个基本假定:一是假定企业的盈利模式、经营状况及管理水平不变。二是假定未来销售是可预测的。

7.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以协议合同等形式吸收国家、其他企业、个人和外商等直接投入资金,形成企业资本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8.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股票的主要存在形式,其持有者即为公司的普通股股东,普通股股东享有投票权、分离利润权与剩余财产分配权。同时也是公司经营亏损的承担者,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9.优先认股权:是股价有限公司的普通股股东为保持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规定在发行新股时,他们有权优先认购,以保持他们在公司总的股价中所占的原有的比例。股东认购新股时的价格通常比股票的市场价格要低,所以优先认股权是具有一定价值的,这个价值称为“权值”。如果股东不想购买新增的股票时,可以将认股权转让他人,或在市场上出售。

10.配股发行:也称为附权发行,它是指向现有的股东出售股票,即给予每一个股帮助确定的时间里按确定的价格从公司买入确定数量的的新股的选择权。选择权过期失效。 11.长期借款:是指企业根据袋里示协议或合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它以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获利能力为依托,用于满足企业长期资产投资和永久性流动资产需要。

12.无担保债券:是指发行公司不以任何公司资产作担保,债权人完全根据公司的经营

状况和获利能力确定其债券的保障能力,在公司破产和清算时,无担保债券持有者是一般债权人。

13.信用借款:是凭借款企业的信用或其保证人的信用而发放的货款。只有那些经商业银行审查、评估,确认借款资信良好,并确能偿还货款的企业,方可取得。由于信用借款的风险大,因此利率通常较高,且往往附加一些苛刻的限制条件。

14.可转换债券:是指根据发行契约允许持券人按预定的条件、时间和转换率将持有的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票的债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只有上市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后方可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于可转换性债券,公司应当按照转换办法向债券持有人换发股票,但债券持有人对转换股票或者不转换股票有选择权。

15.融资租赁:是帽出租人(租赁公司)按照承租人(承租企业)的要求融资购买设备,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较长时期内提供给承租人使用的信用业务。它通过融物来达到融资的目的,是现代租赁的主要形式。

16.售后回租:是由承租人将所购置设备出售给出租人,然后承租人租回设备并使用的一种租赁业务。其程序是先作资产买卖交易,然后再进行资产租赁交易。在这种方式下,它既可的资金需要,得到一笔相当于资产市价的现金用于其他资产的购置或现金支付,又在租赁期内用每年支付的租金换取原来属于自己的资产的使用权。 17.杠杆租赁:是一种涉及承租人、出租人和贷款机构三方当事人的租赁业务。对于出租人而言,出租人只垫支购置资产设备所需现金的一部分(一般为20%-40%,其余部分则以该资产为担保向贷款机构借入款项支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出租人既是资产的出借人,同时又是贷款的借入人,通过租赁既要向承租人收取租金,又要向贷款机构偿还债务。由于租赁收益大于借款成本,出租人借此而获得财务杠杆好处,因此,这种租赁形式被称为杠杆租赁。通常,采用杠杆租赁形式一般适用于金额较大的设备项目。

18.商业信用:是企业在商品购销活动过程中因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由商品交易中货与钱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而形成的企业间的直接信用行为。它是企业间相互提供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商业信用筹资属于“免费”资金。 19.信贷限额:是银行对借款人规定的无担保贷款的最高额。信贷限额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但根据情况也可延期一年。一般来讲,企业在批准的信贷限额内,可随时使用银行借款。但是,银行并不承担必须提供全部信贷限额的义务。如果企业信誉恶化,即使银行曾同意过按信贷限额提供贷款,企业也可能得不到借款。

20.周转信贷协定: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在协定的有效期内,只要企业的借款总额未超过最高限额,银行必须满足企业任何时候提出的借款要求。企业享用周转信贷协定,通常要就贷款限额的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 第四章筹资管理(下)

1.资本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往往要付出代价,企业的这种为筹措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即为资本成本,在这里,资本特指由债权人和股东提供的长期资金来源,包括长期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资本成本包括筹资费用和使用费用两部分。

2.总杠杆作用:经营杠杆通过扩大销售影响息税前利润,而财务杠杆通过扩大息税前利润影响收益。两种杠杆共同起作用,会使得销售额稍有变动就会使每股利润产生更大的变动。通常把这两种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总杠杆作用,可以用总杠杆系数表示,它是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

3.综合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全部长期资本成本的总成本,通常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它又称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可能只使用某种单一的筹资方式,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所需资金。为进行筹资决策,就要计算确定企业全部长期资金的总成本,即综合资本成本。

4.股利折现法:是计算普通股成本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将未来的期望股利收益折为现值,以确定其成本率的方法。

5.概率分析法:是利用统计学中的概率分布、期望值、标准差等来计算与衡量风险大小的种方法,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其计算过程是:1.借助于可供选择的销售水平的估计,确定其概率分布,2.根据企业资本结构确定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3.最后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标准差、方差等参数。

6.目标价值权数:是指债券、股票以未来预计的目标市场价值确定权数。这种权数能体现期望的资本结构,而不是像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权数那样只反映过去和现在的资本结构,所以按目标价值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的新资金。 7.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现金流出量超出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由于现金短缺及债务的期限结构与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不相配套引起的,它是一种支付风险。

8.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按照“资负债+权益“公式,如果企业收不抵支即发生亏损,将减少企业净资产从而减少作为偿债保障的资产总量,在负债不变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低,终极的收支性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

9.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上的原因导致利润变动的风险。它受产品需求、产品售价、产品成本、调整价格的能力、固定成本的比重的影响,其中固定成本的比重的影响最大。

10.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当债务资本比率较高时,投资者将负担较多的债务成本,并经受较多的负债作用所引起的收益变动的冲击,从而加大财务风险,反之,当债务资本比率较低时,财务风险就小。

11.经营杠杆效应:是利息和的所得税之前的盈余(简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与销售额变动之间的倍率比率,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表示。

1


12.财务杠杆效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而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它包括两种基本形态,在现有资本与负债结构比例不变情况下,由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而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在息税前利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资本与负债间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13.风险收益调整法:是从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对等观念出发,来确定发行公司股票成本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投资总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贴补率“。 14.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金的来源构成,不但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负债,它又称为财务结构。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资本(长期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崦将短期债务资本列入营运资本进行管理。

15.比较资本成本法:是通过计算不同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以此为标准,选择其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它以资本成本高低作为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唯一标准,在理论上与股东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一致,其决策过程包括:1.确定各方案的资本结构,2.确定各结构的加权资本成本,3.进行比较,选择加权资本成本最低的结构为最优结构。

16.无差异点分析法:是一种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也称为EBIT-EPS法,它利用税后净资产收益率无差异点(股价公司则为每股净收益)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负债与权益间的比例或数量关系。根据税后净资产收益率无差异点,可分析判断在追加筹资量的条件下,应选择何种方式来进行资本筹资,并合理安排和调整资本结构。 第五章长期投资与固定资产管理

1.投资:是指将财力投放于一定的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行为。广义是投资包括企业内部的资金投放和使用,以及对外部的投出资金,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的投出资金。它具有投放的对象性、时机的选择性、经营上的预付性、目标上的收益性、收益的不确定性、资产上的专用性等特点。

2.实体投资:是指企业购买实质形态资产的投资。这里的实质形态的资产不仅包括具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而且还包括各种无形资产,它与金融资产投资相对应。 3.互斥投资:也称不相容投资,是指采纳或放弃某一投资,会显著影响其他投资的投资类型。比如项目甲和项目乙,你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也可以同时放弃,唯独不能同时采纳。互斥投资是投资按其项目间的关系分类的其中一种,它与独立投资、互补投资相对应。

4.先决投资:是指只有先进行该项目投资后,才能使其后或同时进行的一起或多起投资得以实现收益的投资。其风险收益主要是由自身的风险收益决定的。

5.投资风险:是一种市场风险或经营风险,表现为商品或服务价值不能充分实现或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6.净现值: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后的余额,叫净现值。

7.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的流出的数量。营业现金流量一般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如果一个投资项目的年销售收入等于营业现金收入,付现成本(指不包括折旧的成本)等于营业现金支出,那么,年营业现金净流量的计算公式为“每年净现金流量=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所得税或每年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

8.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是指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各种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该种指标的优点是简单易懂,缺点是没有考虑时间价值。

9.内含报酬率: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它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

10.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损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和服务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第六章流动资产管理

1.速动资产:流动资产按其流动性的强弱,可分为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速动资产是指能够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的资产,一般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非速动资产则主要指存货。

2.现金预算:是基于现金管理的目标,依托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组织架构,在充分调查分析各种现金收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合理估测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现金收支状况,并对预期差异进行控制的方法体系。

3.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投资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定的基本原则与行为规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方针三部分内容。 4.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按品种重点管理,按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

5.转换成本:是指企业无论是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还是边境证有价证券换取现金,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交易费用,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证券过户费、实物交割手续费等。

6.稳健型融资政策:企业从营运资本与长、短期资金的来源的配比关系,依照风险的不同,可分为三种营运资本政策,其中,稳健型融资政策是指临时性负债只融通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则有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作为资金来源。

7.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部分,它是用以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支出活动所需要的资金。

8.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是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配关系的需要,所制定出的有效收现的账款应占全部应收账款的百分比,是二者应当保持的最低的结构状态。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预计现金需要额-当期预计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来源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余额 第七章证券投资管理

1.证券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遭受损失或达不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心理风险和经济风险。

2.市盈率:是指股票的价格与收益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3.多义收益率:是指在不考虑时间价值与通货膨胀情况下的收益状态,包括到期收益率和持有期间收益率。

4.图示分析法:作为证券投资时机选择的一种方法,图示分析法就是将一定时期证券市价变动情况绘制成走势图,投资者借以判断价格顶峰或谷底的形成,从而找出买卖时机的方法。

5.证券投资:是指企业、个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经济行为。 6.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变动引起有价证券市价下跌,从而使投资者承担损失的风险。 7.证券投资收益:是指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所获得的净收入,主要包括债息、股利与资本利得等。

8.投资组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资产构成的集合。

9.金融债券:是指经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 第八章利润管理

1.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全部收入抵减全部支出后的余额(若为负数则为亏损)它是一定期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就利润的基本性质而言,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值,在量上表现为各项收入抵减各项支出的净额。

2.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争取达到的利润目标,反映着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财务、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预期目标。

3.本量利分析法:就是利用商品销售量(额)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变动规律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的方法。

4.酌量性固定成本: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够了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这一类成本通常由管理当局根据一年内的生产经营目标以预算的形式来确定。

5.约束性固定成本: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够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费、保险费、管理人员薪金等。

6.混合成本:成本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的性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但不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既不能简单归于变动成本,又不能归于固定成本,因此称为混合成本。

7.股利政策:是股价制企业就股利分配所采取的政策。广义的股利政策应包括:1.选择股利的宣告日、股权登记日及发放日。2.确定股利发放比例,3. 发放现金股利所需要的筹资方式。狭义的股利政策仅指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问题。

8.低定额加额外股利政策:是企业在一般年份只支付一个固定的、数额通常低于正常水平的股利,是盈利较多或不需要较多留存收益的年份,向股东增发部分额外的股利。 9.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在企业/企业集团有着良好投资机会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必须的权益资本与既有权益资本的差额,首先将税后利润满足权益资本的需要,然后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

10.股票股利:指公司以增发股票方式代替现金,按股东股价的比例分发股东作为股息。 11.股票回购:是指企业将在外流通的股票通过现金方式购回而作为库藏股的行为。 第九章财务分析

1.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对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活动的总结,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下一步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2.比较分析法:是将企业本期的财务状况同以前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这是纵向比较,也可以横向比较,即把本企业的财务状况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或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以了解本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水平,以及财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3.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准确地讲,是指企业偿还全部到期债务的现金保证程度。

4.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它是社会生产力在企业中的微观表现,是企业各项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料资源、财务资源、技术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基于环境约束与价值增值目标,通过配置组合与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推动企业运行的物质能量。

5.盈利能力:指企业的资金增值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

6.应收账款周转率:指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它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的快慢。

7.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揭示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应程度,考察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一般而言,流动比率超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也就超强。 8.速动比率:是扣除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它也是考察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指标,但相对于流动比率而言,考虑了存货的变现和减值等风险,因此比速动比率更为稳健。

9.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短期投资。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和现金的差别不大,可以视为现金。

10.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某一时期实现的息税前利润与该期债务利息的比值,反映了企业获得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11.总资产周转次数:指企业营业务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营运的能力。

12.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即资产总额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筹资形成的,它揭示了资产与负债的依存关系,即负债偿还的物资保证程度。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77570627d3240c8447ef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