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期的定义

2023-04-14 10:2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少年期的定义》,欢迎阅读!
年期,定义

少年期

个体从1112岁到1415岁的时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少年期是从 童年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在于:它 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生理发育的剧变 少年期的生理变化呈现急骤发展的趋势。人体从出生到成熟,其 生理发育过程不是等速的,其中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 1年,另一个就是少年期,科学上称之为"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其他时期生理发育的 速度则比较平缓。少年期生理上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又是十分显著的。归结起来主要是3 大变化:①外形变化。童年期个体身高平均每年增长35厘米,体重增加在5千克以下。到了 少年期个体身高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多的可达1011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56 ,突出的可达 810千克。身高、体重的变化对少年期心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增 强了"成人感""美感"。但机体的迅速成长往往使心理发展暂时跟不上,使机体与环境 之间失去平衡,看起来给人以"拙笨"的感觉。②体内功能的增强。脑的发育约在1314 逐渐趋向成熟,这为联想、推论、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提供了生理机制。但少年期神经活 动功能的主要特点是兴奋性较高,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转换也较快,于是大脑皮层对皮下中枢 的调节作用会出现暂时的不平衡,而使少年容易激动。在少年期高级神经活动从第一信号系 统(形象信号系统占优势)转向第二信号系统(语词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这就为个体的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观念及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③性发 育成熟。所谓性成熟期,即性腺功能开始发生作用的时期。女性的性成熟标志是出现月经初

潮,一般为1315岁;男性的性成熟标志是首次遗精,一般为1416岁。性成熟现象首先引 起身体外部的一些生理变化,如男孩变声,女孩乳腺的形成等,即所谓第二性征。性成熟现 象也引起少年心理上的变化。少年意识到自己向成熟过渡,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发展;此时也 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等。

逻辑思维的发展 少年期一般为初中学习阶段。与小学相比,学习内容和方法起了 质的变化。新的教学活动向少年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要求他们系统地掌握几门学科的 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并自觉地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和证 明,由此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于是,少年的认识活动、特别是思维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新 的特点:①少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形态,但具体形象成分在其思维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 用。少年的思维与儿童的思维不同,童年期儿童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 维过渡阶段,而在少年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成分已经占有相对的优势。少年的思维也与青年 的思维不同。在少年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 型,他们的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到青年初期,个体的 抽象逻辑思维则处在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急剧转化的过程中,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 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思维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从总体上说,少年的逻辑思 维处在具体成分和抽象成分不可分的统一关系中,抽象成分日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由于抽 象成分的发展,具体思维也不断得到充实和改造。少年的具体思维是在与抽象思维密切联系 中进行的。②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 点,以致使这个阶段的思维品质出现矛盾交错的情况。由于少年逐步掌握了系统知识,开始 能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也由于其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 展,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父母或书本中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或与人争论各 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样,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少年期开 始,个体进入一个喜欢怀疑、辩论的时期,他们经常批判地对待一切。这就是思维批判性发 展的表现。他们不轻信成人及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能够比较自觉地对待自己的思维活

动,开始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少年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的 表现是各种各样的:有时表现为毫无根据的争论,怀疑一切,坚持己见,但又常常论据不 足;有时表现为孤立地、偏激地看问题,如把谦虚理解为拘谨,把勇敢理解为粗暴或冒险; 有时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有时好走极端,往往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等等。少年在独立思 考能力发展上的这些缺点,是与他们的知识、经验不足以及辩证思维还不够发展相联系的 (见思维发展)。

情绪和情感特点 少年在情绪和情感上呈现成熟前动荡不定的状态:①情绪和情感比 较强烈,带有明显的两级性。这主要是由于在少年期性腺功能开始呈现,性激素的分泌会通 过反馈增强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使下丘脑神经过程总的趋势表现出兴奋性的亢进,导致与 大脑皮层原有的调节控制能力发生一时矛盾,从而使大脑皮层与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这 种状态是少年情绪和情感两极性突出的生理原因。因此不少心理学家把少年期形象地说成急 风暴雨的时期。②情绪和情感的内容、形式十分丰富而复杂。少年有了各种高级情感,如道 德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友谊感、理智感和美感,但这些情感具有一定的波动 性。他们很热情,也重感情,既可保持一定的心境,又容易激动,激情常常占有相当的地


位。③对情绪和情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尽管在逐步提高,但有一个发展过程。也就是 说,少年的冲动性比较明显,往往还不善于因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不同而克制自己的情 绪和情感。④重感情和友谊。少年不仅具有喜欢成群结伴的特点,也具有强烈的友谊需要。 从少年期开始,出现了一种所谓"闭锁性"的心理特征,即少年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 不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但是他们却对"知己"例外,能向同性别、年龄相近的朋友暴 露某些不能告诉父母或教师的个人秘密。重感情、重友谊是发展集体荣誉感的基础,又是讲 义气、发展"团伙"心理导致行为不良的原因。

个性的形成 在个性发展中,少年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在自我意 识、品德和性格3个方面。

自我意识的发展 少年对人的内部世界、内心品质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别人 和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自己,还渐学会较自觉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个性 品质,但评价能力还不高,还不稳定,尤其是很难通过现象揭露行为的本质,很难对具体问 题作具体分析。

品德的发展 少年的道德思维水平逐步发展,但对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 雄观、自由观和人生观等都还不很明确。他们之中,道德认识水平较高且言行一致的有一 些,道德认识一般、道德行为也表现一般的占多数,言和行的水平都很低,或有较高的道德 认识而没有相应的道德行为的是极少数。多数人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少年期形成的。世界观 的萌芽应当看作是少年道德意识发展上的一个新的标志。

性格的发展 少年的性格处于形成阶段,对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工作、个人等方 )逐步地形成较稳定的态度,但还存在动摇性;性格意志特征不稳定,意志力尽管在发 展,但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机拗、勇敢与蛮干、探索与冒险混同起来, 性格的理智特征以及思维品质的差异性在逐步明显化,但仍然有一定的可塑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cc84f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