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

2023-01-05 23:3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目录学》,欢迎阅读!
目录学

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

第一节 目录与目录学 目录的定义

目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后世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

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一书目录及群书目录

《诗》《书》之序,《周易》之《序卦传》,是最早的一书目录。最典型的是《史记.太史公自序》。古时目录位于全书之末。

群书目录产生于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群书目录。 目录的异名

“录”“略”“志”“序录”“解题”“提要”等。 目录学的意义:章学诚《校雠通义》所说的八个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二节 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有三个方面:书名、叙录、类序。 书名:著录书的名称、篇、卷数,以及作者姓名、附录等内容,反映图书的外貌特征。

《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唐吏部侍郎南阳韩愈退之撰)

叙录:列于书名之后,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

《常建诗》三卷。唐常建撰。建名位不昌,沉沦一尉,而遗诗五十七首,往往与王、孟抗行。所唱和交游,非唯无一显官,即知名之士,亦仅王昌龄一人。盖恬淡寡营、泊然声利之外者,宜所造独深矣。

叙录的撰写方法,还有“传录体”和“辑录体” 类序

有大序、小序两种。如《四库全书总目.凡例》“四部之首,各冠以总序,撮述其源流正变,以挈纲领。四时三类之首,亦各冠以小序,详述其分并改隶,以析条目。 如《楚辞》类小序。

以上三类俱全的,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四句全书总目提要》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ec90de7f1922791688e8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